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8-12页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8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的不足与本文的创新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第12-42页 |
第一节 国家双边关系的定量衡量理论 | 第12-14页 |
一、衡量双边关系的基本流程 | 第13页 |
二、双边关系的分值标准 | 第13-14页 |
三、国家双边关系衡量方法的有效性 | 第14页 |
第二节 本文涉及的统计学基本理论 | 第14-17页 |
一、相关分析理论 | 第14页 |
二、时间序列分析理论 | 第14-17页 |
(一) 时间序列分析的步骤 | 第15页 |
(二) 平稳性基本思想 | 第15页 |
(三) 判断序列平稳性的方法 | 第15页 |
(四) 将非平稳序列平稳化的方法 | 第15页 |
(五) 时间序列模型 | 第15-16页 |
(六) 平稳模型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的特征 | 第16-17页 |
(七) 模型诊断 | 第17页 |
(八) 序列预测 | 第17页 |
第三节 运用相关分析研究两国双边关系变化的第三国因素 | 第17-22页 |
一、对中外多个双边关系做相关分析 | 第17-19页 |
二、对相关分析结果的解读 | 第19-22页 |
(一) 站在中美双边关系主导变化的角度 | 第19-20页 |
(二) 站在中俄双边关系主导变化的角度 | 第20-21页 |
(三) 启示 | 第21-22页 |
第四节 对中法关系ARIMA(4,1,4)模型的修正 | 第22-28页 |
一、ARIMA(4,1,4)模型的缺陷分析 | 第23-26页 |
二、新模型的建立 | 第26-28页 |
第五节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法研究中澳关系 | 第28-42页 |
一、中澳关系的历史回顾 | 第28-29页 |
二、中澳双边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 | 第29-42页 |
(一) 模型的建立 | 第31-34页 |
(二) 对模型的解读 | 第34-35页 |
(三) 对中澳关系的时间序列预测 | 第35-37页 |
(四) 中澳双边关系与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不同步问题 | 第37-42页 |
第三章 结语 | 第42-44页 |
第一节 本文的行文思路 | 第42页 |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