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前言 | 第8-14页 |
1.1 群落演替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1.2 森林群落演替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3 森林凋落物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4 阔叶红松林演替过程与土壤因子作用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5 阔叶红松林资源现状及研究的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4-16页 |
2.1 地理位置及地貌特点 | 第14页 |
2.2 气候特点 | 第14-15页 |
2.3 土壤与植被概况 | 第15-16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6-18页 |
3.1 样地选择的原则 | 第16页 |
3.2 样地调查及样品采集 | 第16-17页 |
3.2.1 植被调查 | 第16页 |
3.2.2 凋落物调查与土壤调查 | 第16-17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3.3.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3.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3.3.2.1 样品分析方法 | 第17页 |
3.3.2.2 数据整理及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8-30页 |
4.1 各演替阶段群落概况 | 第18-20页 |
4.1.1 杂木林群落 | 第19页 |
4.1.2 蒙古栎、黑桦林 | 第19页 |
4.1.3 蒙古栎林 | 第19页 |
4.1.4 榛子灌丛 | 第19页 |
4.1.5 杂草群落 | 第19-20页 |
4.2 群落演替过程中凋落物的特征 | 第20-22页 |
4.3 群落演替过程中土壤的理化性质 | 第22-30页 |
4.3.1 各样地群落土壤物理性质对比分析 | 第22-24页 |
4.3.2 各样地土壤主要营养成分对比分析 | 第24-27页 |
4.3.3 群落演替对凋落物-土壤营养元素运移变化分析 | 第27-30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0-32页 |
5.1 结论 | 第30页 |
5.2 建议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