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律师刑事辩护权的完善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概述第12-20页
 一、刑事辩护的概念与特征第12-13页
  (一) 辩护权的概念第12页
  (二) 辩护权的基本特征第12-13页
 二、律师刑事辩护权实现的必要条件第13-15页
  (一) 辩护律师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充分参与第13-14页
  (二) 辩护律师的辩护意见被合理的尊重与采纳第14页
  (三) 辩护律师具有相应的资格和素质第14-15页
 三、律师刑事辩护权的基础理念第15-18页
  (一) 律师刑事辩护权的设立的哲学基础第15-16页
  (二) 律师刑事辩护权的设立是建立在程序正义的基础之上的第16-17页
  (三) 律师刑事辩护权的设立是诉讼形态理论的基本要求第17页
  (四) 律师刑事辩护权的设立是人权保障理念的应有之意第17-18页
 四、律师刑事辩护权设立的意义第18-20页
  (一) 推动法治的实施第18页
  (二) 利于诉讼的经济效益第18-19页
  (三) 利于准确认定案件事实第19-20页
第二章 我国律师刑事辩护权的现状第20-24页
 一、我国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第20-21页
  (一) 辩护律师与被追诉人的关系第20页
  (二) 辩护律师与公诉方的关系第20页
  (三) 辩护律师与法官的关系第20-21页
 二、我国立法关于刑事律师辩护权的主要规定第21-22页
  (一) 辩护律师的阅卷权第21页
  (二) 辩护律师的会见权第21-22页
  (三) 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第22页
 三、目前我国律师从事刑事辩护的法制环境第22-24页
  (一) 辩护律师面临较高的执业风险第22-23页
  (二) 辩护律师缺少相应的法律救济途径第23-24页
第三章 我国律师刑事辩护权的困境分析第24-34页
 一、诉讼构造的不合理第24-29页
  (一) 控辩审三方有效制衡不足第24-26页
  (二) 审前程序对公权力制约偏弱第26-28页
  (三) 法庭审判形式化严重第28-29页
  (四) 控辩双方不合理的法律地位第29页
 二、证人出庭制度的基本缺失第29-30页
 三、律师刑事辩护权运行的法律缺位表现第30-34页
  (一) 在侦查阶段中的表现第30-31页
  (二) 在审查起诉阶段中的表现第31-32页
  (三) 辩护律师豁免权规定不到位第32-34页
第四章 我国律师刑事辩护权制度保障机制的完善第34-42页
 一、构建以裁判为中心的诉讼构造第34-35页
  (一) 允许中立的司法机构介入侦查程序第34页
  (二) 建立程序性裁判机制第34-35页
 二、建立证人的出庭作证保障制度第35-37页
  (一)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立法借鉴第35-36页
  (二)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措施第36-37页
 三、扩大律师的诉讼权利第37-39页
  (一) 建立证据开示制度,赋予律师完整的阅卷权第37-38页
  (二) 赋予律师在侦查阶段的在场权第38-39页
 四、完善律师的责任追究制度第39-40页
  (一) 国外对律师责任追究的立法现状第39-40页
  (二) 构建我国律师的责任追究制度第40页
 五、通过错案追究制度加强对公权力的制约第40-42页
  (一) 加强对侦查机关权力的制约第40-41页
  (二) 加强对检察机关权力的制约第41页
  (三) 加强对法院权力的制约第41-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死刑程序限制的现实路径
下一篇:罪犯权利救济的韩中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