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绍武雕塑语言研究--以《李大钊纪念像》为例
|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第1章 钱绍武的从艺经历 | 第10-13页 |
| 1.1 钱绍武童年时期的艺术经历 | 第10页 |
| 1.2 钱绍武青年时期的艺术经历 | 第10-11页 |
| 1.3 钱绍武晚年时期的艺术经历 | 第11-13页 |
| 第2章 钱绍武雕塑艺术特点 | 第13-19页 |
| 2.1 钱绍武雕塑艺术的写实的特点 | 第13-14页 |
| 2.2 钱绍武雕塑艺术的写意的特点 | 第14-15页 |
| 2.3 钱绍武雕塑艺术的其他特点 | 第15-19页 |
| 2.3.1 对传统佛像语言的借鉴 | 第15-16页 |
| 2.3.2 古法今用塑古人 | 第16-17页 |
| 2.3.3 雕塑艺术诗性的表达 | 第17-19页 |
| 第3章 《李大钊纪念像》的雕塑语言研究 | 第19-23页 |
| 3.1 《李大钊纪念像》的由来 | 第19-20页 |
| 3.2 《李大钊纪念像》传统雕塑语言的运用 | 第20页 |
| 3.3 《李大钊纪念像》西方雕塑语言的运用 | 第20-21页 |
| 3.4 《李大钊纪念像》雕塑语言的创新 | 第21-23页 |
| 第4章 《李大钊纪念像》的艺术成就及意义 | 第23-25页 |
| 4.1 《李大钊纪念像》的艺术成就 | 第23页 |
| 4.2 《李大钊纪念像》的历史意义 | 第23-25页 |
| 第5章 钱绍武雕塑艺术语言流变的启示 | 第25-27页 |
| 结论 | 第27-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 后记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