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移动接入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第2章 联通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 第14-26页 |
2.1 第一代安防系统及安全技术 | 第15-16页 |
2.2 GSM 系统及安全技术概述 | 第16-19页 |
2.2.1 GSM 系统概述 | 第16-17页 |
2.2.2 GSM 系统安全技术 | 第17-19页 |
2.3 WCDMA 系统及安全技术概述 | 第19-26页 |
2.3.1 WCDMA 系统概述 | 第19-20页 |
2.3.2 WCDMA 系统的安全技术 | 第20-24页 |
2.3.3 2G 系统与 3G 系统安全技术对比 | 第24-26页 |
第3章 联通移动接入网络安全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32页 |
3.1 当前移动通信网络安全技术发展分析 | 第26-27页 |
3.1.1 联通网络接入安全采取的措施 | 第26页 |
3.1.2 核心网的安全技术 | 第26页 |
3.1.3 传输层的安全技术 | 第26-27页 |
3.1.4 应用层的安全技术 | 第27页 |
3.1.5 个人无线网络安全技术 | 第27页 |
3.1.6 代码安全技术 | 第27页 |
3.2 联通移动接入网安防系统结构 | 第27-29页 |
3.3 联通移动接入网系统安全技术存在的漏洞 | 第29-32页 |
3.3.1 2G 系统安全技术存在的漏洞 | 第29页 |
3.3.2 3G 系统安全技术存在的漏洞 | 第29-30页 |
3.3.3 联通移动接入网中存在的一些不安全问题 | 第30-32页 |
第4章 新时期联通移动接入网络安全系统的实现策略 | 第32-47页 |
4.1 通辽市联通公司接入网络发展趋势 | 第32-34页 |
4.2 内蒙古通辽联通公司移动接入网发展趋势 | 第34-35页 |
4.2.1 适应开放性网络平台 | 第34页 |
4.2.2 加大加密力度 | 第34-35页 |
4.2.3 安全技术融合发展 | 第35页 |
4.3 通辽联通公司移动接入网络安全接入系统 | 第35-44页 |
4.3.1 移动接入系统设计的原则 | 第35页 |
4.3.2 移动接入安全管理平台的总体接入架构 | 第35-36页 |
4.3.3 移动接入安全管理平台的区域划分 | 第36-41页 |
4.3.4 移动接入安全管理平台系统的实现 | 第41-44页 |
4.4 移动网络接入系统测试 | 第44-47页 |
4.4.1 移动接入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 | 第45-46页 |
4.4.2 对安全接入系统的管理 | 第46-47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7-49页 |
5.1 已经完成的工作 | 第47-48页 |
5.2 今后努力的方向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