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小学高段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失衡问题研究--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导论第9-21页
    一、问题提出第9-11页
        (一)研究背景第9-11页
        (二)研究问题第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7页
        (一)国内相关研究第11-15页
        (二)国外相关研究第15-16页
        (三)文献评述第16-17页
    三、核心概念界定第17-18页
        (一)小学高段第17页
        (二)师生对话第17-18页
        (三)师生对话失衡第18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19页
        (一)研究思路第18页
        (二)研究方法第18-19页
    五、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页
        (一)研究目的第19页
        (二)研究意义第19页
    六、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第19-21页
        (一)研究重难点第19-20页
        (二)创新点第20-21页
第二章 山东省淄博市小学高段课堂师生对话失衡问题实证调查第21-35页
    一、调查概述第21-25页
        (一)调查实施步骤第21页
        (二)调查问卷设计第21-22页
        (三)样本人口学特征统计第22-25页
    二、小学高段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失衡问题调查结果统计第25-35页
        (一)相同维度的调查结果统计第25-33页
        (二)其它维度的调查结果统计第33-35页
第三章 小学高段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失衡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第35-40页
    一、小学高段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失衡问题现状第35-37页
        (一)教师对话意识淡薄第35页
        (二)教师对话观念模糊第35-36页
        (三)教师对话垄断性显著第36页
        (四)师生对话范围偏失第36页
        (五)师生对话程式化与虚假性突出第36-37页
        (六)表扬激励的话语泛化且局限第37页
        (七)师生对话内容缺乏人文关怀第37页
        (八)学生参与师生对话积极性不高第37页
    二、小学高段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失衡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7-40页
        (一)教师原因第37-38页
        (二)学生原因第38-39页
        (三)课堂环境及课堂气氛原因第39页
        (四)班级规模原因第39-40页
第四章 解决小学高段课堂师生对话失衡问题的路径选择第40-44页
    一、平衡师生话语权,提供师生对话平台第40页
        (一)转换教师角色,消除话语霸权第40页
        (二)创建民主师生关系,享受平等对话机会第40页
    二、彰显课堂对话本质,搭建师生情感桥梁第40-41页
        (一)完善对话言语,注重师生情感交流第40-41页
        (二)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及时适时给以反馈第41页
    三、优化学生学习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对话第41-42页
        (一)提高学生主体观念,自觉参与师生交流第41页
        (二)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唤醒主动学习意识第41页
        (三)创设完善教学情境,激发培养学习兴趣第41-42页
    四、增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素养第42页
        (一)深化教学技能培养,提高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第42页
        (二)充分备课、做好课堂预设,经常反思教学第42页
        (三)合理安排教室空间,完善课堂教学氛围第42页
    五、增强监督力度,改善班额过大情况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附录第48-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朱德故居纪念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问题研究--以人教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