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2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4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热控制基本理论及温度场数值计算 | 第15-25页 |
2.1 热传导 | 第15-16页 |
2.1.1 傅里叶定律 | 第15页 |
2.1.2 导热系数 | 第15-16页 |
2.1.3 导热热阻 | 第16页 |
2.2 对流换热 | 第16-18页 |
2.2.1 对流换热的起因与状态 | 第16页 |
2.2.2 牛顿冷却定律 | 第16页 |
2.2.3 对流换热无量纲准则数 | 第16-18页 |
2.3 热辐射 | 第18-19页 |
2.3.1 热辐射的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2.3.2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 第19页 |
2.4 流固耦合换热控制方程 | 第19-20页 |
2.4.1 质量守恒方程 | 第19-20页 |
2.4.2 动量守恒方程 | 第20页 |
2.4.3 能量守恒方程 | 第20页 |
2.5 温度场的数值计算 | 第20-24页 |
2.5.1 积分控制方程的建立 | 第22页 |
2.5.2 积分控制方程的离散化 | 第22页 |
2.5.3 积分控制方程的线性化 | 第22-23页 |
2.5.4 积分控制方程的多重网格化 | 第23页 |
2.5.5 积分控制方程的求解 | 第23-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大功率光伏逆变器的系统级分析 | 第25-42页 |
3.1 总体结构设计方案 | 第25-28页 |
3.2 整机系统散热风扇的选型 | 第28-29页 |
3.3 逆变模块散热器允许最高温度计算 | 第29-30页 |
3.4 热设计仿真软件Icepak介绍 | 第30-32页 |
3.4.1 Icepak相关功能介绍 | 第30-31页 |
3.4.2 Icepak软件分析流程 | 第31-32页 |
3.5 整机系统级热分析 | 第32-38页 |
3.5.1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32-35页 |
3.5.2 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3.6 整机系统阻抗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38页 |
3.7 整机系统风扇前端阻抗 | 第38-41页 |
3.7.1 整机系统阻抗的构成 | 第38-40页 |
3.7.2 整机系统风扇前端阻抗曲线 | 第40-41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逆变模块散热器的理论计算与分析 | 第42-56页 |
4.1 风扇散热器系统物理模型 | 第42-43页 |
4.2 风扇散热器系统的特性分析 | 第43-47页 |
4.2.1 系统流阻分析 | 第43-45页 |
4.2.2 系统热阻分析 | 第45-46页 |
4.2.3 系统无量纲熵产分析 | 第46-47页 |
4.3 风扇散热器系统计算程序 | 第47-55页 |
4.3.1 计算编程思路和方法 | 第47-49页 |
4.3.2 程序编程思路的介绍 | 第49-51页 |
4.3.3 编程运算精度验证 | 第51-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逆变模块散热器的优化 | 第56-65页 |
5.1 各因素对系统的影响分析 | 第56-59页 |
5.1.1 基板厚度对系统的影响 | 第56-57页 |
5.1.2 散热器长度对系统的影响 | 第57页 |
5.1.3 肋片厚度对系统的影响 | 第57-58页 |
5.1.4 肋片间距对系统的影响 | 第58-59页 |
5.2 试验设计DOE | 第59-62页 |
5.2.1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散热器 | 第59-61页 |
5.2.2 利用Run Optimization模块优化散热器 | 第61-62页 |
5.3 样机温度场的测试与仿真对比 | 第62-64页 |
5.3.1 样机的制作 | 第62-63页 |
5.3.2 温度对比 | 第63-64页 |
5.3.3 仿真结论 | 第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