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综述的评价 | 第15-16页 |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写作思路 | 第16页 |
| 1.3.1 论文的内容 | 第16页 |
| 1.3.2 论文的写作思路 | 第16页 |
| 1.4 研究方法、创新与重难点 | 第16-19页 |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 1.4.3 研究的重难点 | 第18-19页 |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19-22页 |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 2.1.1 基层公务员 | 第19页 |
| 2.1.2 民族地区基层公务员 | 第19页 |
| 2.1.3 民族地区基层政府 | 第19-20页 |
| 2.2 激励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 2.2.1 内容型激励理论 | 第20页 |
| 2.2.2 过程型激励理论 | 第20页 |
| 2.2.3 强化激励理论 | 第20-21页 |
| 2.2.4 综合型激励理论 | 第21页 |
| 2.3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1-22页 |
| 第3章 若尔盖县基层公务员激励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第22-41页 |
| 3.1 若尔盖县基层公务员激励现状的调查 | 第22-27页 |
| 3.1.1 若尔盖县概况 | 第22-23页 |
| 3.1.2 若尔盖县基层公务员情况介绍 | 第23页 |
| 3.1.3 若尔盖县基层公务员激励现状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23-27页 |
| 3.2 若尔盖县基层公务员激励现状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第27-36页 |
| 3.3 若尔盖县基层公务员激励现状访谈的个案分析 | 第36-38页 |
| 3.4 若尔盖县基层公务员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 第38-41页 |
| 3.4.1 工作满意度欠佳,工作获得感不高 | 第38页 |
| 3.4.2 平均主义严重,激励效果差 | 第38-39页 |
| 3.4.3 激励渠道狭窄,积极性依赖自觉意识 | 第39-41页 |
| 第4章 若尔盖县基层公务员激励不完善的原因分析 | 第41-46页 |
| 4.1 培训体系与工作本身不匹配 | 第41-42页 |
| 4.1.1 工作任务重、难度大 | 第41-42页 |
| 4.1.2 培训缺乏针对性 | 第42页 |
| 4.2 考核体系的制度化程度低 | 第42-44页 |
| 4.2.1 考核方式不科学 | 第42-43页 |
| 4.2.2 制度实施具有随意性 | 第43-44页 |
| 4.3 对晋升体系的认识片面 | 第44-46页 |
| 4.3.1 职务晋升难度大 | 第44-45页 |
| 4.3.2 提拔名额有限、空间小 | 第45-46页 |
| 第5章 完善若尔盖县基层公务员激励的对策建议 | 第46-51页 |
| 5.1 加强相关培训,切实提升工作胜任力 | 第46-47页 |
| 5.2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绩效考核反馈 | 第47-48页 |
| 5.3 制定适应当地具体情况的薪酬制度,提升激励水平 | 第48-51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 (一)当地政府的激励受制于地方民族文化因素的影响 | 第51页 |
| (二)要根据实际财政来进行薪酬制度的调整 | 第51页 |
| (三)基层公务员非常重视自身职务的晋升激励 | 第51页 |
| (四)本民族地区的的基层公务员更牢靠 | 第51-52页 |
| (五)公务员“金饭碗”的吸引力促使大家甘愿付出 | 第52页 |
| (六)重视基层公务员的培训工作有利于激励的完善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附录一:问卷调查 | 第57-59页 |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