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8-12页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第8-9页
        一 选题缘由第8页
        二 选题意义第8-9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9-10页
        一、国外研究综述第9页
        二、国内研究综述第9-10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0-11页
        一、研究思路第10-11页
        二、研究方法第11页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第11-12页
        一、创新之处第11页
        二、不足之处第11-12页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思想的理论渊源第12-18页
    第一节 公平正义的科学内涵第12-13页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思想的理论渊源第13-18页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是理论根基第13-14页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公平正义思想奠定文化底蕴第14-16页
        三、西方公平正义理论提供理论借鉴第16-18页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公平正义思想的形成发展第18-28页
    第一节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公平正义思想的探索第18-19页
        一、民族解放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政治前提第18-19页
        二、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是公平正义的基础第19页
    第二节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公平正义思想的探索第19-21页
        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对公平正义事业的影响第20页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创新了认知第20-21页
        三、民主和法制建设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第21页
    第三节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公平正义思想的探索第21-23页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公平正义的地位第21-22页
        二、创新分配理论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要求第22-23页
        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塑造公正社会风尚第23页
    第四节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公平正义思想的探索第23-26页
        一、对公平正义的认识更加清晰第23-24页
        二、坚持科学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第24-25页
        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第25-26页
    第五节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公平正义思想的探索第26-28页
        一、“中国梦”是生动表达第26页
        二、“四个全面”发展战略明确了重点环节第26-27页
        三、“五大发展”理念指引发展方向第27-28页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与价值第28-38页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公平正义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8-33页
        一、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第28-29页
        二、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根基第29-30页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政治保障第30-31页
        四、制度和法治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障第31-32页
        五、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根本价值第32页
        六、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动力第32-33页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公平正义思想的特点第33-35页
        一、人民性第33-34页
        二、实践性第34页
        三、整体性第34页
        四、发展性第34-35页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思想的价值第35-38页
        一、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第35页
        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思想第35-36页
        三、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第36页
        四、强化了民众的政治认同第36-38页
第四章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路径分析第38-45页
    第一节 科学发展是夯实中国特色社会公平正义的物质基础第38-39页
    第二节 完善制度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障第39-40页
    第三节 推行法治是锻造中国特色社会公平正义之利器第40-41页
    第四节 从严治党是铸就中国特色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第41-42页
    第五节 培育“公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42-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理市发展“候鸟式”养老模式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