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碳和硅)及其化合物论文--碳C论文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对碳纳米材料进行掺杂及其复合材料在电化学性能方面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碳纳米材料第10-13页
        1.1.1 石墨烯简介第11-12页
        1.1.2 碳纳米管简介第12-13页
    1.2 杂原子掺杂碳纳米材料方法第13-15页
        1.2.1 原位掺杂第13-14页
        1.2.2 后处理掺杂第14-15页
    1.3 燃料电池简介第15-16页
        1.3.1 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第15-16页
    1.4 析氢电极材料概述第16-17页
        1.4.1 析氢机理第16-17页
        1.4.2 影响氢析出性能的主要因素第17页
    1.5 论文选题的依据、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7-20页
        1.5.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7-18页
        1.5.2 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简介第20-28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SPS发展概况第20-21页
    2.3 SPS系统结构第21页
    2.4 SPS烧结机理第21-23页
    2.5 SPS烧结的应用第23-25页
        2.5.1 纳米材料第23-24页
        2.5.2 梯度功能材料材料第24页
        2.5.3 电磁材料第24页
        2.5.4 金属间化合物第24页
        2.5.5 陶瓷材料第24-25页
    2.6 SPS烧结的参数的影响第25-27页
        2.6.1 升温速率第25页
        2.6.2 烧结温度第25页
        2.6.3 施加压力第25-26页
        2.6.4 脉冲电流第26-27页
        2.6.5 保温时间第27页
    2.7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杂原子掺杂石墨烯的制备第28-68页
    3.1 引言第28-30页
    3.2 实验部分第30-35页
        3.2.1 实验药品第30-31页
        3.2.2 实验表征仪器第31页
        3.2.3 杂原子掺杂石墨烯的制备第31-34页
        3.2.4 实验样品的结构表征第34页
        3.2.5 实验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4-35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5-66页
        3.3.1 实验样品的结构及形貌的表征第35-51页
            3.3.1.1 弧光放电法制备的石墨烯以及氮掺杂石墨烯的相形貌结构表征第35-37页
            3.3.1.2 氮掺杂石墨烯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第37-40页
            3.3.1.3 氮掺杂石墨烯的拉曼光谱测试(Raman)第40-41页
            3.3.1.4 氮掺杂石墨烯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第41-42页
            3.3.1.5 硼掺杂掺杂石墨烯的形貌结构表征第42-43页
            3.3.1.6 硼掺杂石墨烯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第43-44页
            3.3.1.7 硼掺杂石墨烯拉曼光谱测试(Raman)第44-46页
            3.3.1.8 硼掺杂石墨烯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第46页
            3.3.1.9 硫掺杂石墨烯的形貌第46-48页
            3.3.1.10 硫掺杂石墨烯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第48-50页
            3.3.1.11 硫掺杂石墨烯拉曼光谱测试(Raman)第50-51页
            3.3.1.12 硫掺杂石墨烯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第51页
        3.3.2 实验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1-66页
            3.3.2.1 氮掺杂石墨烯的循环伏安(CV)测试第51-54页
            3.3.2.2 氮掺杂石墨烯的线性扫描伏安(LSV)测试第54-56页
            3.3.2.3 氮掺杂石墨烯的抗毒性和稳定性测试第56-57页
            3.3.2.4 硼掺杂石墨烯的循环伏安(CV)测试第57-58页
            3.3.2.5 硼掺杂石墨烯的线性扫描伏安(LSV)测试第58-61页
            3.3.2.6 硼掺杂石墨烯的抗毒性和稳定性测试第61-62页
            3.3.2.7 硫掺杂石墨烯的循环伏安(CV)测试第62-63页
            3.3.2.8 硫掺杂石墨烯的线性扫描伏安(LSV)测试第63-65页
            3.3.2.9 硫掺杂石墨烯的抗毒性和稳定性测试第65-66页
    3.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四章 碳纳米管负载碳化钨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第68-78页
    4.1 引言第68-69页
    4.2 实验部分第69-72页
        4.2.1 实验药品第69页
        4.2.2 实验表征仪器第69-70页
        4.2.3 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以及负载碳化钨的制备第70-71页
        4.2.4 实验样品的结构表征第71页
        4.2.5 实验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71-72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2-76页
        4.3.1 碳纳米管负载碳化钨的形貌与结构的表征第72-75页
            4.3.1.1 碳纳米管负载碳化钨的复合材料的形貌第72-73页
            4.3.1.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第73-74页
            4.3.1.3 热重分析(TGA)第74-75页
        4.3.2 碳纳米管负载碳化钨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第75-76页
            4.3.2.1 碳纳米管负载碳化钨复合材料的线性扫描伏安循环伏安(LSV)测试第75-76页
            4.3.2.2 循环稳定性测试第76页
    4.4 本章小结第76-78页
总结及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92页
致谢第92-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藻中植物留醇的提取和分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新型光敏感聚硫醚的设计、合成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