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写、符号清单和术语表 | 第14-16页 |
1 绪论 | 第16-24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1.2.1 风暴潮数值预报 | 第17页 |
1.2.2 风暴潮和波浪耦合模型 | 第17-21页 |
1.2.3 波浪作用对风暴潮的影响 | 第21-22页 |
1.2.4 存在问题 | 第22-2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1.4 论文安排 | 第23-24页 |
2 模型介绍及组建 | 第24-36页 |
2.1 Delft3D模型介绍 | 第24-26页 |
2.1.1 Flow模型 | 第24-25页 |
2.1.2 Wave模型 | 第25-26页 |
2.1.3 波浪作用 | 第26页 |
2.2 台风卡努(Khanun) | 第26-30页 |
2.3 台风风场气压场 | 第30-33页 |
2.3.1 台风风场气压场的发展 | 第30-31页 |
2.3.2 选取的台风风场气压场 | 第31-33页 |
2.3.3 台风风场验证 | 第33页 |
2.4 地形数据 | 第33-36页 |
2.4.1 数据来源 | 第33-34页 |
2.4.2 数据转化 | 第34-36页 |
3 模型验证 | 第36-49页 |
3.1 验证步骤 | 第36-37页 |
3.2 象山港潮汐潮流模拟 | 第37-43页 |
3.2.1 初始条件 | 第37-38页 |
3.2.2 底床粗糙度 | 第38-39页 |
3.2.3 涡粘性系数和扩散系数 | 第39-40页 |
3.2.4 验证结果 | 第40-43页 |
3.3 台风卡努模拟 | 第43-49页 |
3.3.1 初始条件 | 第43-46页 |
3.3.2 验证结果 | 第46-49页 |
4 波浪增水 | 第49-69页 |
4.1 算例设置 | 第49页 |
4.2 台风风场分布 | 第49-51页 |
4.3 特征时刻的波浪增水 | 第51-58页 |
4.3.1 登陆前九小时 | 第51-52页 |
4.3.2 登陆前六小时 | 第52-54页 |
4.3.3 登陆前三小时 | 第54-56页 |
4.3.4 登陆时 | 第56-57页 |
4.3.5 小结 | 第57-58页 |
4.4 特征点的波浪增水 | 第58-65页 |
4.4.1 分区与取点 | 第58-60页 |
4.4.2 台风水位 | 第60-62页 |
4.4.3 波浪增水 | 第62-65页 |
4.4.4 空间分布特征 | 第65页 |
4.5 最大波浪增水 | 第65-69页 |
5 波浪增水敏感性分析 | 第69-81页 |
5.1 外边界入射波 | 第69-73页 |
5.1.1 算例设置 | 第69-70页 |
5.1.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70-73页 |
5.2 台风强度 | 第73-81页 |
5.2.1 算例设置 | 第73-75页 |
5.2.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75-8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1-84页 |
6.1 结论 | 第81-83页 |
6.2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附录:Delft3D-Flow和Delft3D-Wave使用手册 | 第89-128页 |
作者简历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