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公司摘帽盈余管理研究--以*ST天威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2.1 研究的思路 | 第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1-13页 |
1.3.1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1.3.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2.1 盈余管理的概念 | 第13-14页 |
2.2 盈余管理手段 | 第14-18页 |
2.2.1 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 | 第14-15页 |
2.2.2 利用会计估计、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 | 第15-16页 |
2.2.3 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 | 第16-17页 |
2.2.4 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 第17-18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18-19页 |
第三章 ST公司的盈余管理理论分析 | 第19-27页 |
3.1 ST制度介绍 | 第19-20页 |
3.2 ST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 第20-23页 |
3.2.1 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设计上的不完善 | 第20-21页 |
3.2.2 公司在治理结构上的缺陷 | 第21-22页 |
3.2.3 证券市场监管政策的不合理性 | 第22-23页 |
3.3 ST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手段分析 | 第23-27页 |
3.3.1 利用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 第23-24页 |
3.3.2 利用非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 第24-27页 |
第四章 *ST天威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 第27-37页 |
4.1 *ST天威简介 | 第27-28页 |
4.1.1 公司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4.1.2 所处行业状况 | 第28页 |
4.2 天威保变事件始末 | 第28-30页 |
4.3 *ST天威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 | 第30-34页 |
4.3.1 通过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 | 第30-31页 |
4.3.2 通过大量计提各项减值进行盈余管理 | 第31-32页 |
4.3.3 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 第32-34页 |
4.4 *ST天威盈余管理的结果 | 第34-37页 |
第五章 ST公司盈余管理治理建议 | 第37-43页 |
5.1 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 第37-39页 |
5.2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 | 第39-40页 |
5.3 完善证券市场的监管制度 | 第40-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