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理念下三线工业遗产开发利用规划研究--以857文旅小镇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24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4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1.2 课题背景 | 第9-12页 |
1.1.3 课题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现状 | 第14-22页 |
1.2.1 理论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2 典型案例研究 | 第17-21页 |
1.2.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的局限 | 第21-2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2-2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3.3 研究流程 | 第23-24页 |
2 对857基地的调查与思考 | 第24-37页 |
2.1 历史文化沿革 | 第24-27页 |
2.1.1 历史起源 | 第24页 |
2.1.2 关停并转 | 第24-25页 |
2.1.3 遗留问题 | 第25-27页 |
2.2 地理环境调查 | 第27-33页 |
2.2.1 地理区位 | 第27-28页 |
2.2.2 自然环境 | 第28-29页 |
2.2.3 建设现状 | 第29-33页 |
2.3 居民生活与精神 | 第33-34页 |
2.3.1 生活现状 | 第33页 |
2.3.2 精神现状 | 第33页 |
2.3.3 主要问题 | 第33-34页 |
2.4 发展方向思考 | 第34-37页 |
2.4.1 盘活遗留资产 | 第34-35页 |
2.4.2 居民生活新生 | 第35页 |
2.4.3 文化保护传承 | 第35-36页 |
2.4.4 自然资源整合 | 第36-37页 |
3 对857基地规划策略 | 第37-49页 |
3.1 规划理念 | 第37-42页 |
3.1.1 三态共生 | 第37-40页 |
3.1.2 三方共享 | 第40-41页 |
3.1.3 持续发展 | 第41-42页 |
3.2 规划定位 | 第42-46页 |
3.2.1 文化场所 | 第42-45页 |
3.2.2 度假胜地 | 第45-46页 |
3.3 规划目标 | 第46-49页 |
3.3.1 重生历史记忆 | 第46-47页 |
3.3.2 发展旅游经济 | 第47页 |
3.3.3 提升居民生活 | 第47页 |
3.3.4 保护生态环境 | 第47-49页 |
4 857文旅小镇规划构想 | 第49-65页 |
4.1 功能空间结构 | 第49-56页 |
4.1.1 一心 | 第50-51页 |
4.1.2 两点 | 第51-52页 |
4.1.3 三带 | 第52-54页 |
4.1.4 七区 | 第54-56页 |
4.2 道路交通结构 | 第56-57页 |
4.2.1 游览路线 | 第56-57页 |
4.2.2 步行路线 | 第57页 |
4.2.3 车行路线 | 第57页 |
4.3 景观系统规划 | 第57-65页 |
4.3.1 人文景观 | 第57-63页 |
4.3.2 自然景观 | 第63-65页 |
5 857文旅小镇详细规划设计 | 第65-75页 |
5.1 总体规划 | 第65-68页 |
5.2 重要节点 | 第68-71页 |
5.3 景观设计 | 第71-75页 |
6 结语与展望 | 第75-76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5页 |
6.2 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