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3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腐蚀的基本原理 | 第11-15页 |
1.2.1 金属腐蚀的概念 | 第11-12页 |
1.2.2 金属腐蚀的分类 | 第12-15页 |
1.3 涂层的防护和失效机理 | 第15-18页 |
1.3.1 涂层的防护机理 | 第15-16页 |
1.3.2 涂层的失效机理 | 第16-18页 |
1.4 防腐涂层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5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5.1 课题来源 | 第21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2 涂层的耐腐蚀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23-34页 |
2.1 常规检测方法 | 第23-25页 |
2.1.1 综合机械性能测试方法 | 第23页 |
2.1.2 浸渍实验 | 第23页 |
2.1.3 耐盐雾实验 | 第23-24页 |
2.1.4 湿热试验 | 第24页 |
2.1.5 耐候实验 | 第24-25页 |
2.1.6 抗渗性实验 | 第25页 |
2.2 电化学阻抗理论基础 | 第25-31页 |
2.2.1 基本原理 | 第25-27页 |
2.2.2 涂层不同浸泡时期的阻抗谱特性和等效电路 | 第27-31页 |
2.3 渗透模型的建立与参数定义 | 第31-34页 |
3 玻璃鳞片防腐涂层的制备 | 第34-43页 |
3.1 玻璃鳞片防腐涂料概述 | 第34页 |
3.2 原材料选择 | 第34-38页 |
3.2.1 树脂的选择 | 第34-37页 |
3.2.2 颜、填料的选择 | 第37-38页 |
3.2.3 助剂的选择 | 第38页 |
3.2.4 稀释剂的选择 | 第38页 |
3.2.5 固化剂的选择 | 第38页 |
3.3 涂层的制备工艺 | 第38-43页 |
3.3.1 实验原材料 | 第38-39页 |
3.3.2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3.3.3 试验预处理 | 第40页 |
3.3.4 涂料的配置 | 第40-41页 |
3.3.5 涂层的制备 | 第41页 |
3.3.6 涂层的性能测试 | 第41-43页 |
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3-63页 |
4.1 氯醚树脂对涂层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 不同比例的环氧/氟碳树脂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第44-49页 |
4.2.1 实验设计 | 第44页 |
4.2.2 机械性能分析 | 第44-45页 |
4.2.3 抗渗性和耐腐蚀性分析 | 第45-49页 |
4.3 玻璃鳞片的目数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第49-52页 |
4.3.1 实验设计 | 第49页 |
4.3.2 抗渗性和耐腐蚀性分析 | 第49-52页 |
4.4 玻璃鳞片的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第52-56页 |
4.4.1 实验设计 | 第52页 |
4.4.2 抗渗性和耐腐蚀性分析 | 第52-56页 |
4.5 玻璃鳞片在涂层内的平行度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第56-61页 |
4.5.1 玻璃鳞片平行自组装控制 | 第56-57页 |
4.5.2 平行度表征 | 第57-58页 |
4.5.3 抗渗性及耐腐蚀性分析 | 第58-60页 |
4.5.4 理论预测与实验比较 | 第60-61页 |
4.6 对比试验分析 | 第61-63页 |
4.6.1 耐介质浸泡实验对比 | 第61-62页 |
4.6.2 增重实验对比 | 第62-63页 |
5 防腐机理分析 | 第63-65页 |
5.1 内部结构效应 | 第63-64页 |
5.2 玻璃鳞片的“迷宫效应”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