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3-17页 |
1.1 研究的源起 | 第13-14页 |
1.1.1 时代的发展赋予运动员新的历史使命 | 第13页 |
1.1.2 价值观的多元化呼唤塑造运动员核心价值观 | 第13-14页 |
1.1.3 运动员的身心发展特点需要核心价值观 | 第14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7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37页 |
2.1 运动员价值观及其理论综述 | 第17-29页 |
2.1.1 价值观的内涵 | 第17-18页 |
2.1.2 体育(运动)价值观的内涵 | 第18-20页 |
2.1.3 运动员价值观的内涵 | 第20页 |
2.1.4 运动员价值观的相关概念 | 第20-22页 |
2.1.5 运动员价值观的类型 | 第22-23页 |
2.1.6 运动员价值观的测量 | 第23-25页 |
2.1.7 运动员价值观的理论解释 | 第25-26页 |
2.1.8 运动员价值观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6-28页 |
2.1.9 运动员价值观的影响效果研究 | 第28页 |
2.1.10 运动员价值观的干预研究 | 第28-29页 |
2.2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综述 | 第29-34页 |
2.2.1 核心价值观 | 第29-30页 |
2.2.2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 | 第30页 |
2.2.3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30-31页 |
2.2.4 国内外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研究 | 第31-33页 |
2.2.5 国外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 第33-34页 |
2.3 文献综述小结 | 第34-37页 |
3 研究设计 | 第37-40页 |
3.1 研究内容 | 第37-38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38页 |
3.2.2 德尔菲法 | 第38页 |
3.2.3 访谈法 | 第38页 |
3.2.4 个案分析法 | 第38页 |
3.2.5 问卷调查法 | 第38页 |
3.2.6 数理统计法 | 第38-39页 |
3.3 研究思路 | 第39-40页 |
4 研究一、中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 第40-54页 |
4.1 问题的提出 | 第40-41页 |
4.2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概念的梳理与界定 | 第41-42页 |
4.3 我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理论渊源分析 | 第42-46页 |
4.3.1 奥林匹克精神 | 第42-43页 |
4.3.2 运动员精神 | 第43-44页 |
4.3.3 我国不同时期的体育思想与精神 | 第44-45页 |
4.3.4 体育政策法规制度 | 第45-46页 |
4.4 我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 第46-49页 |
4.4.1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原则 | 第46-47页 |
4.4.2 初拟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条目 | 第47页 |
4.4.3 确定运动员核心价值观条目及其评价指标 | 第47-49页 |
4.5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各条目释义 | 第49-52页 |
4.6 讨论 | 第52-54页 |
5 研究二、我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问卷编制与现状调查 | 第54-87页 |
5.1 问题的提出 | 第54-55页 |
5.2 研究方法 | 第55-58页 |
5.2.1 研究被试 | 第55-58页 |
5.2.2 工具 | 第58页 |
5.2.3 程序 | 第58页 |
5.2.4 统计方法 | 第58页 |
5.3 研究结果 | 第58-79页 |
5.3.1 初测问卷的收集与编制 | 第58-59页 |
5.3.2 无关变量的控制 | 第59页 |
5.3.3 确立问卷初测条目 | 第59-61页 |
5.3.4 项目分析 | 第61-64页 |
5.3.5 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64-67页 |
5.3.6 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67-69页 |
5.3.7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69-70页 |
5.3.8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状况分析 | 第70-79页 |
5.4 讨论 | 第79-85页 |
5.4.1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问卷的内容与结构 | 第79页 |
5.4.2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评价中的反应偏差 | 第79-80页 |
5.4.3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80-81页 |
5.4.4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特点分析 | 第81-85页 |
5.5 研究小结 | 第85-87页 |
6 研究三、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影响因素研究 | 第87-114页 |
6.1 问题的提出 | 第87-88页 |
6.2 研究方法与程序 | 第88-93页 |
6.2.1 收集和整理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影响因素初测问卷条目 | 第88页 |
6.2.2 初步确认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影响因素问卷条目,评定问卷内容效度 | 第88-90页 |
6.2.3 探索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影响因素类型 | 第90-91页 |
6.2.4 验证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影响因素类型 | 第91-92页 |
6.2.5 分析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影响因素对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 第92-93页 |
6.3 研究结果 | 第93-108页 |
6.3.1 项目分析 | 第93-96页 |
6.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96-100页 |
6.3.3 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100-102页 |
6.3.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102-103页 |
6.3.5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3-108页 |
6.4 分析与讨论 | 第108-113页 |
6.4.1 关于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影响因素的内容与结构 | 第108-109页 |
6.4.2 运动队举措对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6.4.3 教练员(领队)因素对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6.4.4 父母教养因素对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 第111页 |
6.4.5 同伴交往因素对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6.4.6 社会环境因素对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 第112页 |
6.4.7 媒体传播因素对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6.4.8 自身素质因素对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 第113页 |
6.5 研究小结 | 第113-114页 |
7 研究四、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影响效果研究 | 第114-130页 |
7.1 问题的提出 | 第114-116页 |
7.2 研究方法 | 第116-118页 |
7.2.1 研究被试 | 第116-117页 |
7.2.2 测量工具 | 第117页 |
7.2.3 统计方法 | 第117-118页 |
7.3 研究结果 | 第118-125页 |
7.3.1 问卷信度分析 | 第118页 |
7.3.2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成就取向和亲社会反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 | 第118页 |
7.3.3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对亲社会反社会行为的影响 | 第118-120页 |
7.3.4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对成就取向的影响 | 第120-121页 |
7.3.5 运动员成就取向对亲社会反社会行为的影响 | 第121-122页 |
7.3.6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成就取向与亲社会反社会行为总体作用分析 | 第122-125页 |
7.4 分析与讨论 | 第125-128页 |
7.4.1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对亲社会反社会行为的影响 | 第125-126页 |
7.4.2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对成就目标取向的影响 | 第126-127页 |
7.4.3 成就取向对亲社会反社会行为的影响 | 第127页 |
7.4.4 成就取向对运动员核心价值观与亲社会反社会行为的中介作用 | 第127-128页 |
7.5 研究小结 | 第128-130页 |
8 综合讨论 | 第130-139页 |
8.1 我国当代运动员的核心价值观 | 第130-132页 |
8.2 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其心理机制 | 第132-133页 |
8.3 本研究对运动队管理与运动员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启示 | 第133-137页 |
8.4 总结与展望 | 第137-139页 |
9 研究结论 | 第139-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54页 |
附录 | 第154-169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69-170页 |
致谢 | 第170-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