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型投影仪的3D测量系统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前言 | 第8-14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三维表面轮廓测量方法的分类及发展 | 第8-11页 |
1.2.1 接触式三维测量 | 第8-9页 |
1.2.2 非接触三维表面轮廓测量 | 第9-10页 |
1.2.3 三维测量的发展及非接触测量的优势 | 第10-11页 |
1.3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概述 | 第12-14页 |
2 相位法三维表面轮廓测量原理 | 第14-33页 |
2.1 相位法测量原理及研究方案确定 | 第14-22页 |
2.1.1 相位法测量系统的基本构成 | 第14页 |
2.1.2 相位法基本原理 | 第14-18页 |
2.1.3 相位法测量方案确定 | 第18-22页 |
2.2 频域滤波原理 | 第22-23页 |
2.3 卷折相位展开原理 | 第23-24页 |
2.4 域解相原理 | 第24-26页 |
2.4.1 断相问题对解相结果的影响 | 第24-25页 |
2.4.2 八链码确定解相范围 | 第25-26页 |
2.5 自适应彩色物体测量原理 | 第26-27页 |
2.6 测量系统标定原理 | 第27-33页 |
2.6.1 高度Z标定方法 | 第28-29页 |
2.6.2 平面(x,y)标定方法 | 第29-33页 |
3 便携式三维测量系统设计研究 | 第33-49页 |
3.1 微型投影仪测量系统硬件设计 | 第33-39页 |
3.1.1 投影仪及图像采集设备的选择 | 第33-36页 |
3.1.2 前后运动的传动装置设计 | 第36-38页 |
3.1.3 投影及摄像机的安装框架结构设计 | 第38-39页 |
3.2 测量系统的软件开发 | 第39-43页 |
3.2.1 软件总体设计 | 第39-41页 |
3.2.2 软件系统界面开发 | 第41-43页 |
3.3 核心功能的算法及实现 | 第43-49页 |
3.3.1 傅里叶变换 | 第43-44页 |
3.3.2 频域滤波 | 第44-45页 |
3.3.3 解相算法的实现 | 第45-46页 |
3.3.4 自适应彩色物体测量算法实现 | 第46-47页 |
3.3.5 摄像机标定 | 第47-49页 |
4 理论验证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49-84页 |
4.1 相位求取实验及分析 | 第49-62页 |
4.1.1 相位展开实验 | 第49-51页 |
4.1.2 区域解相实验 | 第51-53页 |
4.1.3 自适应彩色物体测量实验 | 第53-57页 |
4.1.4 柔性光栅测量分析 | 第57-62页 |
4.2 标定误差实验及分析 | 第62-68页 |
4.2.1 高度Z标定实验 | 第62-64页 |
4.2.2 平面(x,y)标定实验 | 第64-68页 |
4.3 FTP法三维求解分析 | 第68-80页 |
4.3.1 FTP法应注意的问题 | 第68-71页 |
4.3.2 FTP法误差分析 | 第71-77页 |
4.3.3 应用范围计算 | 第77-80页 |
4.4 复杂形貌物体测量实验 | 第80-8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84-85页 |
6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7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