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复杂基体样品中砷元素的检测与形态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2页
第一章 砷元素及其分析现状第12-60页
    1.1 砷元素的存在形式第12-14页
    1.2 砷元素的毒性第14-17页
        1.2.1 急性砷中毒第14页
        1.2.2 慢性砷中毒第14-16页
        1.2.3 致癌作用第16-17页
    1.3 砷元素的检测第17-29页
        1.3.1 比色法第17-21页
        1.3.2 电化学方法第21页
        1.3.3 化学发光方法第21-22页
        1.3.4 原子光谱方法第22-28页
        1.3.5 质谱法第28-29页
    1.4 砷元素的形态分析第29-40页
        1.4.1 无机砷的形态分析第29-31页
        1.4.2 多种砷的形态分析第31-40页
    1.5 选题思路和研究内容第40-41页
    1.6 参考文献第41-60页
第二章 便携式砷元素检测装置的研究第60-77页
    2.1 引言第60-61页
    2.2 实验部分第61-66页
        2.2.1 试剂第61页
        2.2.2 装置组装第61-64页
        2.2.3 实验步骤第64-65页
        2.2.4 注意第65-66页
        2.2.5 数据分析第6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66-72页
        2.3.1 装置构造第66-67页
        2.3.2 实验条件优化第67-69页
        2.3.3 共存离子的影响第69-71页
        2.3.4 系统分析性能第71页
        2.3.5 样品测定与方法对照第71-72页
    2.4 本章小结第72页
    2.5 参考文献第72-77页
第三章 梯度氢化物发生提高砷形态分析灵敏度第77-99页
    3.1 引言第77-78页
    3.2 实验部分第78-82页
        3.2.1 仪器第78-80页
        3.2.2 试剂第80-81页
        3.2.3 样品处理第81-82页
        3.2.4 总砷测定第82页
        3.2.5 砷的形态分析第8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82-94页
        3.3.1 色谱分离条件第82-85页
        3.3.2 氢化物发生条件第85-91页
        3.3.3 系统分析性能第91-92页
        3.3.4 样品分析与应用第92-94页
    3.4 本章小结第94-95页
    3.5 参考文献第95-99页
第四章 固相萃取-梯度氢化物发生提高砷形态分析的灵敏度第99-120页
    4.1 引言第99-100页
    4.2 实验部分第100-104页
        4.2.1 仪器第100-102页
        4.2.2 试剂第102-103页
        4.2.3 样品处理第103页
        4.2.4 微柱制备第103页
        4.2.5 砷形态在线预富集第103-10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04-114页
        4.3.1 MnO_2微柱富集砷形态第104-108页
        4.3.2 MnO_2的氧化作用第108-110页
        4.3.3 纤维微柱选择性吸附分离As(Ⅲ)第110-112页
        4.3.4 As(Ⅴ)、MMA、DMA对As(Ⅲ)预富集的影响第112-113页
        4.3.5 系统分析性能第113-114页
        4.3.6 样品分析与应用第114页
    4.4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4.5 参考文献第115-120页
致谢第120-122页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22-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磁搅拌作用下特种钢凝固组织的研究
下一篇:一类耐用消费品的需求预测方法及应用--以S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