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以辽宁省朝阳市柳城镇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9-14页
    0.1 研究背景第9页
    0.2 研究目的第9页
    0.3 研究现状第9-12页
        0.3.1 国外研究综述第9-10页
        0.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0-12页
    0.4 研究方法第12-13页
    0.5 研究创新点第13-14页
1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14-18页
    1.1 概念界定第14页
        1.1.1 留守儿童第14页
        1.1.2 家庭教育第14页
        1.1.3 个案工作第14页
    1.2 理论概述第14-18页
        1.2.1 个案工作理论模式第14-16页
        1.2.2 优势视角理论第16-17页
        1.2.3 增能理论第17-18页
2 柳城镇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8-22页
    2.1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第18-19页
        2.1.1 规模与监护类型第18页
        2.1.2 心理及行为状况第18-19页
        2.1.3 家庭沟通状况第19页
        2.1.4 家庭教育方式状况第19页
    2.2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第19-22页
        2.2.1 对家庭教育认识和重视不足第19-20页
        2.2.2 家庭教育知识匮乏第20页
        2.2.3 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第20-21页
        2.2.4 安全教育“真空”第21-22页
3 社会工作介入柳城镇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案例实施第22-38页
    3.1 接案第22-24页
        3.1.1 接案原因第22-23页
        3.1.2 案主情况第23-24页
    3.2 预估第24-27页
        3.2.1 介入模式分析第24-25页
        3.2.2 问题界定与分析第25-27页
    3.3 目标与计划第27-29页
        3.3.1 个案达成目标第27页
        3.3.2 服务计划第27-29页
    3.4 介入第29-35页
        3.4.1 活动记录第29页
        3.4.2 面谈记录第29-32页
        3.4.3 家访服务记录第32-35页
    3.5 评估第35-36页
        3.5.1 专业关系建立阶段评估第35页
        3.5.2 服务计划实施阶段评估第35页
        3.5.3 家庭支持阶段评估第35-36页
        3.5.4 介入结果评估第36页
    3.6 结案第36-38页
        3.6.1 案主改变情况第36页
        3.6.2 个案目标达成情况第36-37页
        3.6.3 后期巩固阶段情况第37-38页
4 结论与对策建议第38-41页
    4.1 结论第38页
    4.2 对策建议第38-41页
        4.2.1 父母重视家庭教育,谨慎选择监护人第38-39页
        4.2.2 组建“爱心课堂”,弥补家庭教育知识匮乏第39页
        4.2.3 建立“亲情家庭”,强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第39-40页
        4.2.4 家庭、学校、政府三位一体,构建安全网络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附录第43-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夫妻分居制度的法律研究--以辽宁省K县的调查数据为样本
下一篇:张作霖与宗社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