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9-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1 国外体质监测情况 | 第11-12页 |
1.2 国内体质监测情况 | 第12-13页 |
1.3 本研究的几点说明 | 第13-15页 |
1.3.1 体质的概念 | 第13页 |
1.3.2 年龄组别的划分 | 第13页 |
1.3.3 研究指标 | 第13-15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5-17页 |
2.1 调查对象 | 第15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2.1 文献资料法 | 第15页 |
2.2.2 专家访谈法 | 第15页 |
2.2.3 数理统计法 | 第15-16页 |
2.2.4 对比分析法 | 第16页 |
2.2.5 逻辑分析法 | 第16-17页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7-33页 |
3.1 唐山市成年人身体形态指标三次监测结果的比较统计 | 第17-21页 |
3.1.1 身高 | 第17页 |
3.1.2 体重 | 第17-18页 |
3.1.3 胸围、腰围、臀围 | 第18-20页 |
3.1.4 腰臀比(WHR)、克托莱指数和劳雷尔指数情况 | 第20-21页 |
3.1.5 小结 | 第21页 |
3.2 唐山市成年人身体素质指标三次监测结果的比较统计 | 第21-27页 |
3.2.1 握力 | 第23页 |
3.2.2 背力 | 第23-24页 |
3.2.3 纵跳 | 第24页 |
3.2.4 俯卧撑(男)/仰卧起坐(女) | 第24-25页 |
3.2.5 坐位体前屈 | 第25-26页 |
3.2.6 单脚闭眼站立 | 第26页 |
3.2.7 小结 | 第26-27页 |
3.3 唐山市成年人身体机能指标三次监测结果的比较统计 | 第27-33页 |
3.3.1 安静心率 | 第28-29页 |
3.3.2 血压 | 第29-30页 |
3.3.3 肺活量 | 第30-31页 |
3.3.4 皮褶厚度 | 第31-32页 |
3.3.5 台阶指数 | 第32页 |
3.3.6 小结 | 第32-33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