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钢组合Y型偏心支撑框架结构滞回性能分析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概述 | 第9-10页 |
1.2 偏心支撑钢框架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回顾 | 第10-14页 |
1.2.1 偏心支撑框架体系国外研究状况回顾 | 第10-13页 |
1.2.2 偏心支撑框架体系国内研究状况回顾 | 第13-14页 |
1.3 高强钢结构构件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15-17页 |
2 计算模型结构设计及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17-39页 |
2.1 试件设计原则 | 第17-23页 |
2.1.1 耗能梁段承载力计算 | 第18-19页 |
2.1.2 偏心支撑杆件的设计 | 第19-20页 |
2.1.3 偏心支撑钢框架梁、柱的设计 | 第20-23页 |
2.2 计算模型结构设计 | 第23-30页 |
2.2.1 荷载计算 | 第24页 |
2.2.2 设计结果 | 第24-30页 |
2.3 有限元理论 | 第30-33页 |
2.3.1 非线性问题 | 第30-31页 |
2.3.2 材料特性 | 第31-32页 |
2.3.3 边界条件和施加荷载 | 第32-33页 |
2.3.4 单元类型及网格划分 | 第33页 |
2.4 有限元模型有效性验证 | 第33-37页 |
2.4.1 试验概况 | 第34-35页 |
2.4.2 有限元模拟 | 第35页 |
2.4.3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35-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3 偏心支撑框架结构滞回性能分析 | 第39-63页 |
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9-40页 |
3.1.1 试件尺寸 | 第39页 |
3.1.2 加载制度 | 第39-40页 |
3.1.3 破坏准则 | 第40页 |
3.2 Y 型偏心支撑框架计算结果 | 第40-60页 |
3.2.1 结构体系滞回分析 | 第40-51页 |
3.2.2 框架—支撑的剪力分配 | 第51-53页 |
3.2.3 结构破坏机制 | 第53-60页 |
3.3 结构用钢量 | 第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3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63-67页 |
4.1 结论 | 第63-64页 |
4.2 展望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项目与获奖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