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9页 |
1.1 概述 | 第9-12页 |
1.2 MES 的定义与功能 | 第12-15页 |
1.3 BizTalk 的定义与功能 | 第15-16页 |
1.4 现场打印制造执行系统的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理论与技术基础 | 第19-38页 |
2.1 制造执行系统的兴起 | 第19-26页 |
2.1.1 制造执行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 第19页 |
2.1.2 制造执行系统为企业带来的益处 | 第19-21页 |
2.1.3 制造执行系统的技术现状 | 第21-23页 |
2.1.4 制造执行系统的应用现状 | 第23页 |
2.1.5 制造执行系统的标准化 | 第23-25页 |
2.1.6 制造执行系统的实施策略 | 第25-26页 |
2.2 微软的 BizTalk 战略 | 第26-37页 |
2.2.1 BizTalk 的服务与工具 | 第27-28页 |
2.2.2 BizTalk 解决的问题 | 第28-29页 |
2.2.3 BizTalk 的软硬件要求 | 第29页 |
2.2.4 BizTalk 的基础 | 第29-34页 |
2.2.5 BizTalk 的消息路由 | 第34-35页 |
2.2.6 BizTalk 的历史与未来 | 第35-3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基于 BizTalk 的现场打印制造执行系统设计 | 第38-62页 |
3.1 系统背景 | 第38-39页 |
3.2 定位与功能范围 | 第39-40页 |
3.3 业务需求 | 第40-47页 |
3.3.1 打印功能 | 第40-43页 |
3.3.2 业务数据管理 | 第43-44页 |
3.3.3 监控管理 | 第44-45页 |
3.3.4 打印模板管理 | 第45页 |
3.3.5 车辆制造数据管理 | 第45-46页 |
3.3.6 系统配置管理 | 第46页 |
3.3.7 系统管理 | 第46-47页 |
3.4 非功能性需求 | 第47-53页 |
3.4.1 易用性需求 | 第47-48页 |
3.4.2 性能需求 | 第48-50页 |
3.4.3 操作性需求 | 第50-53页 |
3.4.4 系统安全需求 | 第53页 |
3.5 系统架构设计 | 第53-61页 |
3.5.1 架构需求 | 第53-55页 |
3.5.2 系统边界 | 第55-56页 |
3.5.3 逻辑视图 | 第56-59页 |
3.5.4 物理架构图 | 第59-60页 |
3.5.5 部署视图 | 第60-6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基于 BizTalk 的打印制造执行系统的实现 | 第62-92页 |
4.1 物理架构实现 | 第62-76页 |
4.1.1 BizTalk 的高可用性部署实现 | 第62-70页 |
4.1.2 整个解决方案物理架构的高可用实现 | 第70-72页 |
4.1.3 各集群的具体资源实现 | 第72-76页 |
4.2 逻辑架构之实现 | 第76-88页 |
4.2.1 系统数据流详解 | 第76-78页 |
4.2.2 系统数据接受、路由与发送的实现 | 第78-80页 |
4.2.3 打印流程控制 | 第80-86页 |
4.2.4 打印服务实现 | 第86-88页 |
4.3 系统性能之实现 | 第88-91页 |
4.3.1 BizTalk 消息处理能力的实现 | 第88-89页 |
4.3.2 BizTalk 宕机时的恢复时间 | 第89-90页 |
4.3.3 BizTalk 其它性能指标的实现 | 第90-9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五章 系统运行调试 | 第92-103页 |
5.1 接受地址等 BizTalk 组件配置的重要性 | 第92-96页 |
5.1.1 事件的发生与处理 | 第92-93页 |
5.1.2 事件分析 | 第93-95页 |
5.1.3 最佳实践 | 第95-96页 |
5.2 SQL 问题导致的 BizTalk 流程超时 | 第96-99页 |
5.2.1 数据库不可用导致 BizTalk 流程超时 | 第96-97页 |
5.2.2 数据库处理缓慢导致 BizTalk 流程超时 | 第97-99页 |
5.2.3 最佳实践 | 第99页 |
5.3 其它运行与调试心得 | 第99-10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3-106页 |
6.1 本文工作回顾 | 第103页 |
6.2 成果及意义 | 第103-104页 |
6.3 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的研究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8页 |
附录 1 符号与标记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0-111页 |
附件 | 第111-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