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所得税负担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3 综合评述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2.1 制造企业及其分类 | 第17-19页 |
2.1.1 制造企业的界定 | 第17页 |
2.1.2 制造企业的分类 | 第17-19页 |
2.2 所得税负担及其衡量指标 | 第19-22页 |
2.2.1 企业所得税负担 | 第19-21页 |
2.2.2 所得税负担的衡量指标 | 第21-22页 |
2.3 合理控制所得税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2-25页 |
2.3.1 合理控制企业所得税负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2.3.2 合理控制企业所得税负的可行性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所得税负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26-34页 |
3.1 税收因素 | 第26-29页 |
3.1.1 税制结构 | 第26-28页 |
3.1.2 税收优惠政策 | 第28页 |
3.1.3 税收征管 | 第28-29页 |
3.2 非税因素 | 第29-33页 |
3.2.1 公司规模 | 第29-30页 |
3.2.2 资本结构 | 第30-31页 |
3.2.3 盈利能力 | 第31页 |
3.2.4 资本密集度 | 第31-32页 |
3.2.5 股权集中度 | 第32-33页 |
3.3 税收因素与非税因素比较分析 | 第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实证分析 | 第34-43页 |
4.1 研究方案设计 | 第34-37页 |
4.1.1 样本描述 | 第34-35页 |
4.1.2 研究假设 | 第35页 |
4.1.3 变量设计 | 第35-36页 |
4.1.4 模型建立 | 第36-37页 |
4.2 描述性分析 | 第37-39页 |
4.2.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7-38页 |
4.2.2 制造业 ETR 统计分析 | 第38-39页 |
4.3 相关性分析 | 第39页 |
4.4 回归分析 | 第39-4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5章 实证结果分析与政策建议 | 第43-48页 |
5.1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5.1.1 税收因素结果分析 | 第43页 |
5.1.2 非税因素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5.2 政策及建议 | 第45-46页 |
5.2.1 对政府结构性减税的建议 | 第45-46页 |
5.2.2 对制造企业的建议 | 第4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