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

农科研究生就业能力研究--基于福建农林大学的调查

中文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1 导论第9-13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目的第9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2-13页
        1.3.1 研究思路第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3-15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3-14页
        2.1.1 农科第13页
        2.1.2 就业能力的概念第13-14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14-15页
        2.2.1. 人职匹配理论第14-15页
        2.2.2 多元智力理论第15页
3 农科类硕士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问卷调查第15-27页
    3.1 调查准备第15-17页
        3.1.1 调查样本第15-16页
        3.1.2 调查问卷设计第16页
        3.1.3 问卷内容第16-17页
    3.2 农科研究生就业能力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17-27页
        3.2.1 总体情况第17-18页
        3.2.2 农科研究生就业能力的构成第18-22页
        3.2.3 农科研究生对就业能力的看法第22-27页
4 当前农科研究生就业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27-39页
    4.1 研究生自身的问题第27-32页
        4.1.1 专业思想淡薄第27-28页
        4.1.2 读研功利主义明显第28-29页
        4.1.3 综合素质不高第29-30页
        4.1.4 就业观念存在误区第30-31页
        4.1.5 形象与气质欠佳第31-32页
    4.2 研究生管理方面的问题第32-35页
        4.2.1 管理者对就业能力认识不到位第32-33页
        4.2.2 农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不科学第33页
        4.2.3 导师队伍不强第33-34页
        4.2.4 研究生就业缺乏有效指导第34-35页
    4.3 社会因素第35-37页
        4.3.1 国家扶持农科研究生就业的政策落实不到位第35-36页
        4.3.2 主流价值观对就业的影响第36-37页
    4.4 用人单位第37-39页
        4.4.1 对非重点大学农科研究生存在偏见第37-38页
        4.4.2 农林单位对农科专业研究生的接收与培养机制不完善第38-39页
5 提升农科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的策略第39-56页
    5.1 农科研究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的策略第39-43页
        5.1.1 培养对农林事业的热爱第39页
        5.1.2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积极提高实践能力第39-41页
        5.1.3 注重非专业能力,提升就业综合能力第41-43页
    5.2 学校提升农科研究生就业能力的策略第43-49页
        5.2.1 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第43-44页
        5.2.2 调整课程设置,增加人文学科比例第44-45页
        5.2.3 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第45-46页
        5.2.4 加强农科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第46-48页
        5.2.5 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第48-49页
        5.2.6 鼓励并培养农科研究生自主创业第49页
    5.3 政府提升农科研究生就业能力的策略第49-52页
        5.3.1 加强对高校办学的宏观指导第49-50页
        5.3.2 建立高层次的农科专业人才储备制度第50-51页
        5.3.3 将服务“三农”与农科研究生就业相结合第51-52页
    5.4 用人单位提升农科研究生就业能力的策略第52-56页
        5.4.1 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第52-53页
        5.4.2 提供农科研究生实习机会第53-54页
        5.4.3 与学校共建实践基地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介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晋江市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绩效管理研究
下一篇:云霄县温泉旅游开发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