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3 文章结构 | 第10-11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2.1 网络实名制的概念 | 第12-13页 |
2.2 政府管制理论综述 | 第13-14页 |
2.3 网络实名制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第三章 国内外网络实名制实施现状 | 第16-19页 |
3.1 欧美国家网络实名制发展进程 | 第16页 |
3.2 韩国实名制的开始与结束 | 第16-18页 |
3.3 中国网络实名制进程 | 第18-19页 |
第四章 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 | 第19-36页 |
4.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 第19-20页 |
4.2 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 | 第20-27页 |
4.2.1 大学生普遍网龄较高,上网时间呈年级性增长 | 第20-22页 |
4.2.2 大学生网上行为多元化,网络成为主要信息来源 | 第22-24页 |
4.2.3 大学生视网络为工具,对网络有较强的依赖性 | 第24-25页 |
4.2.4 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偏好“围观” | 第25-27页 |
4.3 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 | 第27-28页 |
4.3.1 网络动机明确,目的性强 | 第27页 |
4.3.2 对网络世界依赖性强,信任度较低 | 第27-28页 |
4.3.3 网络参与较为理性,略有消极倾向 | 第28页 |
4.4 大学生对网络实名制的态度 | 第28-36页 |
4.4.1 大学生对网络实名制的了解 | 第28-30页 |
4.4.2 大学生对网络实名制的立场 | 第30-32页 |
4.4.3 大学生对网络实名制的看法 | 第32-36页 |
第五章 网络实名制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影响 | 第36-44页 |
5.1 正面影响 | 第36-40页 |
5.1.1 规范个人网络行为,形成良好网络行为习惯 | 第36-37页 |
5.1.2 提高网上行为效率,降低网络行为成本 | 第37-38页 |
5.1.3 提升网络信任度,缓解网络信任危机 | 第38-39页 |
5.1.4 提升个人网络道德水平 | 第39-40页 |
5.2 负面影响 | 第40-44页 |
5.2.1 降低网络行为真实性 | 第40-41页 |
5.2.2 打击网络参与积极性 | 第41-42页 |
5.2.3 减少网络行为多元化 | 第42-44页 |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 第44-49页 |
6.1 分步分区域实施网络实名制 | 第44页 |
6.2 加强网络技术,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 第44-46页 |
6.3 加快建设网络法律体系 | 第46-47页 |
6.4 加大网络道德教育 | 第47页 |
6.5 提高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1:调查问卷 | 第53-56页 |
附录2:访谈提纲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