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养成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1.3 创新点第10-11页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13页
        1.2.1 研究内容第11页
        1.2.2 研究方法第11-13页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理论分析第13-20页
    2.1 新媒体时代概述第13-16页
        2.1.1 新媒体的定义第13-15页
        2.1.2 新媒体的特征第15-16页
    2.2 媒介素养概述第16-20页
        2.2.1 媒介素养概念的提出及内涵第16-17页
        2.2.2 媒介素养在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7-19页
        2.2.3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第19-20页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实证分析第20-36页
    3.1 研究方案设计第20-26页
        3.1.1 调查问卷的编制第20页
        3.1.2 样本构成第20-21页
        3.1.3 信度和效度分析第21-25页
        3.1.4 各变量因素相关分析第25-26页
    3.2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第26-35页
        3.2.1 大学生媒介接触情况第26-28页
        3.2.2 大学生媒介使用与认知能力第28-30页
        3.2.3 大学生媒介辨别与判断能力第30-32页
        3.2.4 大学生受媒介的影响和对媒介的评价第32-35页
    3.3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结果总结分析第35-36页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的表现及成因分析第36-44页
    4.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问题表现第36-40页
        4.1.1 新媒体依附性显著,传统媒体影响弱化第36-38页
        4.1.2 对媒介信息的思考欠缺,信息辨别能力匮乏第38-39页
        4.1.3 自律意识缺乏,道德规范意识薄弱第39-40页
    4.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第40-44页
        4.2.1 媒体自身发展的不足第40-41页
        4.2.2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第41-42页
        4.2.3 素养教育的相对滞后第42-43页
        4.2.4 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弱点第43-44页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对策第44-52页
    5.1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第44-46页
        5.1.1 对新媒体实行法律监督第44-45页
        5.1.2 给媒介素养教育制定政策第45页
        5.1.3 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组织提供帮扶第45-46页
    5.2 大众媒介自身发挥积极作用第46-47页
        5.2.1 充分发挥媒介资源的信息传播优势第46-47页
        5.2.2 创造大学生媒介接触的实践平台第47页
    5.3 高校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第47-49页
        5.3.1 鼓励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第47-48页
        5.3.2 提高高校教育者的媒介素养水平第48-49页
        5.3.3 拓宽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渠道第49页
    5.4 大学生树立自律意识第49-52页
        5.4.1 加强家庭教育第49-50页
        5.4.2 提高个人素质第50-5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附录第56-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研究--基于对北京市300个新生代农民工的调研
下一篇:网络实名制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