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网络第三方支付法律风险及监管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导言第10-13页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第10页
    二、现有文献综述第10-12页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第12-13页
第一章 网络第三方支付概述第13-20页
    第一节 网络第三方支付概念的界定第13-14页
    第二节 网络第三方支付的主要模式第14-16页
        一、支付网关模式第14页
        二、虚拟账户支付模式第14-16页
    第三节 网络第三方支付法律关系分析第16-20页
        一、网络第三方支付行为的性质第17-18页
        二、第三方支付机构与买卖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第18-19页
        三、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之间的法律关系第19-20页
第二章 网络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及法律风险第20-28页
    第一节 网络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第20-22页
        一、行业整体规模发展现状第20-22页
        二、行业内部各企业发展现状第22页
    第二节 自身网络技术安全风险第22-24页
    第三节 给国家造成的金融安全风险第24-26页
        一、外资进入风险第24页
        二、跨境交易风险第24-25页
        三、网络套现风险第25-26页
    第四节 给消费者造成的信用安全风险第26-28页
        一、客户备付金管理不善风险第26-27页
        二、市场退出引发的风险第27页
        三、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及隐私权风险第27-28页
第三章 国内外网络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比较研究第28-38页
    第一节 中国网络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分析第28-33页
        一、监管立法第28-31页
        二、监管体制第31页
        三、监管机构第31-32页
        四、国内法律监管评析第32-33页
    第二节 美国模式第33-35页
        一、监管立法第33页
        二、监管体制及监管机构第33页
        三、法律定位第33-34页
        四、重点问题法律规制第34-35页
    第三节 欧盟模式第35-37页
        一、监管立法第35页
        二、监管体制及监管机构第35页
        三、法律定位第35-36页
        四、重点问题法律规制第36-37页
    第四节 国外法律监管模式借鉴第37-38页
第四章 中国网络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建议第38-45页
    第一节 完善法律监管体系第38-39页
        一、确立监管理念第38页
        二、提高立法层级第38-39页
        三、监管主体协同合作第39页
    第二节 防范网络技术安全风险第39页
    第三节 防范给国家造成的金融安全风险第39-41页
        一、明确外资进入相关问题第39-40页
        二、加强风险监管国际合作第40-41页
        三、规制网络套现问题第41页
    第四节 防范给消费者造成的信用风险第41-45页
        一、完善动态计提风险准备金制度第41-42页
        二、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市场退出机制第42-43页
        三、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机制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0-51页
后记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银信合作业务中的投资者权益保护
下一篇:论强制要约收购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