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18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3-17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7-18页 |
一、U0126抑制ERK通路修复脊髓损伤的体外研究 | 第18-41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8-27页 |
1.1.1 实验材料和器材 | 第18-20页 |
1.1.2 脊髓运动神经元培养 | 第20-21页 |
1.1.3 脊髓损伤细胞模型的制备 | 第21页 |
1.1.4 小鼠脊髓动物模型制备 | 第21-22页 |
1.1.5 神经元细胞的免疫荧光鉴定 | 第22-23页 |
1.1.6 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 第23-26页 |
1.1.7 细胞迁移实验 | 第26页 |
1.1.8 细胞粘附实验 | 第26页 |
1.1.9 轴突树突染色(DiL) | 第26-27页 |
1.2 结果 | 第27-36页 |
1.2.1 细胞形态学及鉴定 | 第27-29页 |
1.2.2 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 第29-34页 |
1.2.3 细胞迁移实验 | 第34-35页 |
1.2.4 细胞粘附实验 | 第35-36页 |
1.2.5 轴突树突染色(DiL) | 第36页 |
1.3 讨论 | 第36-40页 |
1.3.1 脊髓损伤后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之间的平衡关系 | 第37-38页 |
1.3.2 细胞迁移和粘附在脊髓损伤后及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 第38-40页 |
1.3.3 树突棘的形态和数目与脊髓损伤后神经修复之间的关系 | 第40页 |
1.4 小结 | 第40-41页 |
二、U0126抑制ERK通路修复脊髓损伤的体内研究 | 第41-53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41-45页 |
2.1.1 实验材料和器械 | 第41-42页 |
2.1.2 实验动物分组 | 第42页 |
2.1.3 运动功能评分(BMS评分) | 第42页 |
2.1.4 脊髓标本的取材与包埋 | 第42-43页 |
2.1.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43-45页 |
2.2 结果 | 第45-48页 |
2.2.1 后肢运动功能评分(BMS评分) | 第45-47页 |
2.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47-48页 |
2.3 讨论 | 第48-52页 |
2.3.1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及损伤后的运动学评分 | 第49-50页 |
2.3.2 Ras/Raf/ERK1/2 信号通路抑制后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 第50-52页 |
2.4 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68页 |
综述 脊髓损伤中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 第68-79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个人简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