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3-14页 |
前言 | 第14-18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4-16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6-18页 |
一、ALDH~(hi)、ALDH~(lo)细胞与未分选细胞生物学行为差异研究 | 第18-37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8-24页 |
1.1.1 实验对象 | 第18页 |
1.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18-20页 |
1.1.3 常用溶液配制方法 | 第20页 |
1.1.4 实验步骤 | 第20-24页 |
1.2 结果 | 第24-31页 |
1.2.1 舌癌Tca8113细胞培养 | 第24页 |
1.2.2 Tca8113细胞单克隆实验 | 第24-25页 |
1.2.3 Tca8113细胞系ALDH免疫荧光染色实验 | 第25-26页 |
1.2.4 Tca8113细胞系ALDH阳性率流式分析 | 第26-27页 |
1.2.5 ALDH~(hi)、ALDH~(lo)细胞及舌癌Tca8113原代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检测 | 第27-28页 |
1.2.6 ALDH~(hi)、ALDH~(lo)细胞及舌癌Tca8113原代细胞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 | 第28-29页 |
1.2.7 ALDH~(hi)、ALDH~(lo)细胞及舌癌Tca8113原代细胞裸鼠正位模型成瘤能力检测 | 第29-31页 |
1.3 讨论 | 第31-36页 |
1.3.1 实验相关肿瘤干细胞筛选方法的选择 | 第32-34页 |
1.3.2 ALDH作为干细胞标志物的可行性分析 | 第34-36页 |
1.4 小结 | 第36-37页 |
二、ALDH~(hi)、ALDH~(lo)细胞及未分选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 | 第37-48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37-38页 |
2.1.1 实验对象 | 第37页 |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7-38页 |
2.1.3 实验步骤 | 第38页 |
2.1.4 统计方法 | 第38页 |
2.2 结果 | 第38-44页 |
2.2.1 细胞形态变化 | 第38-39页 |
2.2.2 ALDH~(hi)对四种药物的药物敏感实验 | 第39页 |
2.2.3 ALDH~(lo)对四种药物的药物敏感实验 | 第39-42页 |
2.2.4 未分选Tca8113原代细胞对四种药物的药物敏感实验 | 第42-44页 |
2.2.5 ALDH~(hi)、ALDH~(lo)及未分选细胞对四种药物的敏感性差别 | 第44页 |
2.3 讨论 | 第44-47页 |
2.3.1 CSC对紫杉醇的耐药机制 | 第45页 |
2.3.2 CSC对长春新碱的耐药机制 | 第45-46页 |
2.3.3 CSC对顺铂的耐药机制 | 第46页 |
2.3.4 CSC对 5-FU的耐药机制 | 第46-47页 |
2.3.5 ALDH~(hi)细胞的耐药机制 | 第47页 |
2.4 小结 | 第47-48页 |
三、ALDH1A1在人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第48-58页 |
3.1 对象和方法 | 第48-51页 |
3.1.1 实验对象 | 第48页 |
3.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8-49页 |
3.1.3 常用溶液配制方法 | 第49页 |
3.1.4 实验步骤 | 第49-51页 |
3.2 结果 | 第51-55页 |
3.2.1 人舌鳞状细胞癌病理切片HE染色 | 第51-52页 |
3.2.2 ALDH1A1在人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 第52页 |
3.2.3 病灶ALDH1A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间的关系 | 第52-53页 |
3.2.4 ALDH1A1在人舌癌患者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量与临床指标间的关系 | 第53-55页 |
3.3 讨论 | 第55-57页 |
3.4 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6-67页 |
综述 肿瘤细胞中顽强的“种子”—肿瘤干细胞 | 第67-80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简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