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 1.3 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1.3.1 洪涝灾害风险评估 | 第10页 |
| 1.3.2 洪涝灾害损失评估 | 第10-12页 |
| 1.3.3 进展评述 | 第12-13页 |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流程 | 第13-14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1.4.2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 2 洪涝灾害与洪涝灾害风险基本理论 | 第14-18页 |
| 2.1 洪涝灾害基本理论 | 第14-17页 |
| 2.1.1 洪涝灾害的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 2.1.2 洪涝灾害的特点 | 第16页 |
| 2.1.3 洪涝灾害类型 | 第16-17页 |
| 2.2 洪涝灾害风险基本理论 | 第17页 |
| 2.3 小结 | 第17-18页 |
| 3 肇庆市洪涝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 | 第18-36页 |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8-21页 |
| 3.1.1 位置 | 第18-19页 |
| 3.1.2 气候与降雨状况 | 第19-20页 |
| 3.1.3 地形地貌状况 | 第20页 |
| 3.1.4 水文状况 | 第20-21页 |
| 3.2 洪涝灾害危险险性分析与评估 | 第21-28页 |
| 3.2.1 降水强度分析 | 第22-23页 |
| 3.2.2 地形分析 | 第23-25页 |
| 3.2.3 水系分析 | 第25-27页 |
| 3.2.4 危险性结果 | 第27-28页 |
| 3.3 洪涝灾害社会易损性分析 | 第28-31页 |
| 3.3.1 人口密度 | 第29-30页 |
| 3.3.2 耕地密度 | 第30页 |
| 3.3.3 社会易损性结果 | 第30-31页 |
| 3.4 洪涝灾害应对力分析 | 第31-35页 |
| 3.4.1 堤防密度 | 第31-32页 |
| 3.4.2 植被覆盖度 | 第32-34页 |
| 3.4.3 应对力结果 | 第34-35页 |
| 3.5 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结果 | 第35-36页 |
| 3.6 小结 | 第36页 |
| 4 作物易损性结果与分析 | 第36-52页 |
| 4.1 易损性基本理论 | 第36-38页 |
| 4.1.1 各类承灾体致损因素分析 | 第37页 |
| 4.1.2 各类承灾体易损性分析评价模型建立的方法 | 第37-38页 |
| 4.2 作物易损性模型建立 | 第38-50页 |
| 4.2.1 淹没历时获取 | 第38-40页 |
| 4.2.2 洪水淹没范围及淹没深度 | 第40-42页 |
| 4.2.3 水稻易损性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42-47页 |
| 4.2.4 大豆易损性分析及曲线 | 第47-49页 |
| 4.2.5 花生易损性分析 | 第49-50页 |
| 4.3 作物损失评估 | 第50-52页 |
| 4.3.1 作物风险评估 | 第50-51页 |
| 4.3.2 作物受灾统计结果 | 第51-52页 |
| 4.4 小结 | 第52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52-55页 |
| 5.1 结论 | 第52-53页 |
| 5.2 讨论 | 第53页 |
| 5.3 特色 | 第53-54页 |
| 5.4 展望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