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1.3.3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 2.1 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 2.1.1 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 第18页 |
| 2.1.2“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概念 | 第18-19页 |
| 2.1.3“无直接利益冲突”与“直接利益冲突”的界定 | 第19-20页 |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 2.2.1 社会冲突理论 | 第20-21页 |
| 2.2.2 公共危机理论 | 第21-24页 |
| 第3章“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概述 | 第24-32页 |
| 3.1“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 第24-25页 |
| 3.2“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特征 | 第25-26页 |
| 3.3“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影响 | 第26-27页 |
| 3.4“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形成要素 | 第27-29页 |
| 3.4.1 不满情绪积累 | 第27页 |
| 3.4.2 偶然事件出现 | 第27-28页 |
| 3.4.3 不满情绪爆发 | 第28-29页 |
| 3.5“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演进生命周期 | 第29-32页 |
| 第4章 公安机关应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2-42页 |
| 4.1 公安机关应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现状 | 第32-33页 |
| 4.2 典型案例分析 | 第33-37页 |
| 4.2.1 重庆万州事件 | 第33-34页 |
| 4.2.2 贵州瓮安事件 | 第34-36页 |
| 4.2.3 湖北石首事件 | 第36-37页 |
| 4.2.4 小结 | 第37页 |
| 4.3 公安机关应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 4.3.1 预防预警方面 | 第37-38页 |
| 4.3.2 处置控制方面 | 第38-39页 |
| 4.3.3 善后恢复方面 | 第39页 |
| 4.4 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9-42页 |
| 4.4.1 未建立完善的情报预警机制 | 第39-40页 |
| 4.4.2 未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与舆情引导机制 | 第40页 |
| 4.4.3 应急预案缺乏实战性和科学性 | 第40-41页 |
| 4.4.4 缺乏专业应急处突队伍 | 第41页 |
| 4.4.5 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公安机关应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策略研究 | 第42-54页 |
| 5.1 建设一支跨警种处突专业队伍 | 第42-45页 |
| 5.1.1 队伍的性质 | 第42页 |
| 5.1.2 完善队伍架构及职责分工 | 第42-43页 |
| 5.1.3 建立日常培训演练机制 | 第43-44页 |
| 5.1.4 统一处突队伍的执勤装备标准 | 第44-45页 |
| 5.2 公安机关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预防预警策略 | 第45-47页 |
| 5.2.1 健全情报信息网络 | 第45页 |
| 5.2.2 突出情报信息重点 | 第45-46页 |
| 5.2.3 完善情报工作机制 | 第46页 |
| 5.2.4 做好网络舆情监测 | 第46页 |
| 5.2.5 完善预防处置应急预案建设 | 第46-47页 |
| 5.3 公安机关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现场处置策略 | 第47-51页 |
| 5.3.1 开展劝说对话,解决利益层的利益诉求 | 第48-49页 |
| 5.3.2 采取必要的强制策略,控制煽动层挑头分子 | 第49-50页 |
| 5.3.3 强化宣传控制,对围观层实行分离区隔策略 | 第50页 |
| 5.3.4 建立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机制,赢得外围层的理解支持 | 第50-51页 |
| 5.4 公安机关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善后恢复策略 | 第51-54页 |
| 5.4.1 做好安抚和教育工作 | 第51页 |
| 5.4.2 健全责任追究机制 | 第51页 |
| 5.4.3 总结经验教训 | 第51-52页 |
| 5.4.4 加强事后舆论引导 | 第52-54页 |
| 结语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致谢 | 第60-62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