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引言 | 第8-12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内初中课余田径训练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2 国外课余田径训练开展状况综述 | 第11-12页 |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2.2.1 文献资料法 | 第12页 |
2.2.2 问卷调查法 | 第12-14页 |
2.2.3 访谈调查法 | 第14页 |
2.2.4 数理统计法 | 第14页 |
2.2.5 实地考察法 | 第14页 |
3. 贺兰县初中课余田径训练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14-30页 |
3.1 贺兰县初中课余田径训练条件分析 | 第14-16页 |
3.1.1 学生家长对课余田径训练的态度 | 第14-15页 |
3.1.2 学校训练场地、器材条件状况 | 第15-16页 |
3.1.3 课余田径训练经费来源 | 第16页 |
3.2 贺兰县初中课余田径教练员现状分析 | 第16-21页 |
3.2.1 教练员的年龄与性别结构 | 第17页 |
3.2.2 教练员的学历与职称结构 | 第17-18页 |
3.2.3 教练员工作态度 | 第18-19页 |
3.2.4 教练员兼课工作调查 | 第19页 |
3.2.5 教练员的待遇及奖励状况 | 第19-21页 |
3.2.6 教练员选拔田径运动员形式的调查 | 第21页 |
3.3 贺兰县初中课余田径训练运动员现状分析 | 第21-26页 |
3.3.1 运动员队伍的组成 | 第21-22页 |
3.3.2 运动员参加课余田径训练的动机 | 第22-23页 |
3.3.3 运动员对田径运动训练的态度 | 第23页 |
3.3.4 运动员认为影响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 | 第23-24页 |
3.3.5 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现状 | 第24-25页 |
3.3.6 运动员对教练员的满意度 | 第25-26页 |
3.4 贺兰县初中课余田径训练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26-30页 |
3.4.1 贺兰县课余田径训练的项目分布 | 第26-27页 |
3.4.2 课余田径训练的组织形式 | 第27页 |
3.4.3 课余田径训练的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3.4.4 课余田径训练的主要方法 | 第28页 |
3.4.5 课余田径训练的时间安排 | 第28-29页 |
3.4.6 课余田径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第29-30页 |
4.促进贺兰县课余田径训练发展的对策研究 | 第30-33页 |
4.1 进一步对教练员进行培训,切实提升教练员待遇 | 第30-31页 |
4.2 综合发展课余田径项目 | 第31页 |
4.3 明确教练奖惩制度,提升教练员专业化水平 | 第31页 |
4.4 明确体育赛事目标,合理处理学习与训练之间的冲突 | 第31-32页 |
4.5 加强课余田径运动宣传,引入社会企业进入体育赛事,减轻学校负担 | 第32页 |
4.6 增强运动员的营养补充,增加恢复性训练,保证运动员合理发展 | 第32页 |
4.7 增加田径课余训练经费来源渠道,改善场地、器材设施 | 第32-33页 |
5.结论与建议 | 第33-35页 |
5.1 结论 | 第33页 |
5.2 建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附件 | 第38-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