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销商声誉、分析师预测与IPO超募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角度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可能有的创新点 | 第11页 |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制度背景及相关理论 | 第12-19页 |
2.1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发展史 | 第12-14页 |
2.1.1 审批制时期 | 第12页 |
2.1.2 核准制阶段 | 第12-13页 |
2.1.3 询价制阶段 | 第13-14页 |
2.2 IPO超募相关的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2.2.1 信息不对称下的IPO抑价相关理论 | 第14-16页 |
2.2.2 信息对称情况下的IPO抑价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2.2.3 行为金融学角度的抑价理论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9-24页 |
3.1 券商声誉相关文献 | 第19-20页 |
3.2 分析师预测相关文献 | 第20-21页 |
3.3 私募支持相关文献 | 第21-24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24-30页 |
4.1 数据来源 | 第24页 |
4.2 研究假设 | 第24-27页 |
4.2.1 关于券商声誉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 | 第24-25页 |
4.2.2 分析师预测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 | 第25-27页 |
4.3 变量设计 | 第27-30页 |
4.3.1 因变量及自变量的设计 | 第27-28页 |
4.3.2 控制变量的设计 | 第28-30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第30-39页 |
5.1 描述性统计 | 第30-32页 |
5.2 变量相关性 | 第32-33页 |
5.3 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33-34页 |
5.4 回归检验 | 第34-35页 |
5.5 回归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5.6 稳健性检验 | 第36-3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39-48页 |
6.1 实证结论 | 第39-43页 |
6.2 建议 | 第43-47页 |
6.2.1 政策方面建议 | 第44-45页 |
6.2.2 对上市公司行为监管的建议 | 第45-46页 |
6.2.3 其他建议 | 第46-47页 |
6.3 本文局限性及下一步研究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