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RGB-D的SLAM算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1-12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2-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6页
    1.1 SLAM简介第16-17页
    1.2 RGB-D SLAM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Kinect相机第19-20页
    1.4 Dr Robot X80无线智能机器人第20-23页
        1.4.1 X80机器人性能与结构第20-21页
        1.4.2 X80机器人通信方式与控制系统介绍第21-23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第23-24页
        1.5.1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1.5.2 论文结构第24页
    1.6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二章 RGB-D SLAM算法介绍第26-44页
    2.1 RGB-D SLAM算法整体介绍第26-27页
    2.2 RGB-D SLAM前端算法介绍第27-35页
        2.2.1 特征检测与描述符提取第27-31页
        2.2.2 特征匹配第31-32页
        2.2.3 运动变换估计第32-34页
        2.2.4 运动变换优化第34页
        2.2.5 前端算法整体描述第34-35页
    2.3 RGB-D SLAM后端算法介绍第35-42页
        2.3.1 位姿图构建第35-37页
        2.3.2 闭环检测第37-40页
        2.3.3 位姿图优化第40-41页
        2.3.4 相机定位与三维地图环境重建第41-42页
        2.3.5 后端算法整体描述第42页
    2.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RGB-D SLAM算法改进第44-66页
    3.1 原始RGB-D SLAM算法分析第44-45页
    3.2 基于ORB的特征检测与描述符提取方法第45-49页
        3.2.1 特征检测与描述符提取第46-49页
        3.2.2 数据过滤第49页
    3.3 基于FLANN的增强特征匹配方法第49-52页
    3.4 改进RANSAC的运动变换估计方法第52-55页
    3.5 基于GICP的运动变换优化方法第55-63页
        3.5.1 GICP方法第57-59页
        3.5.2 GICP退化方法第59-62页
        3.5.3 RANSAC失败退化方法第62-63页
    3.6 本章小结第63-66页
第四章 算法实现第66-80页
    4.1 算法整体架构第66-67页
    4.2 特征检测与描述符提取改进方法第67-70页
    4.3 特征匹配改进方法第70-72页
    4.4 运动变换估计改进方法第72-73页
    4.5 运动变换优化改进方法第73-78页
    4.6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五章 算法实验评估第80-118页
    5.1 实验环境第80页
    5.2 评估标准与测试数据集第80-82页
    5.3 特征检测与描述符提取第82-86页
        5.3.1 单幅图像测试结果对比第82-83页
        5.3.2 测试数据集所有图像测试结果对比第83-84页
        5.3.3 过滤深度信息不合法的特征点第84-86页
    5.4 特征匹配第86-93页
        5.4.1 相邻两帧测试结果对比第86-90页
        5.4.2 测试数据集所有图像测试结果对比第90-92页
        5.4.3 特征检测、描述符提取与特征匹配综合比较第92-93页
    5.5 运动变换估计第93-94页
        5.5.1 相邻两帧运动变换估计方法实验结果对比第93-94页
        5.5.2 测试数据集所有图像运动变换估计实验结果对比第94页
    5.6 运动变化优化第94-98页
        5.6.1 点云降采样实验结果对比第94-96页
        5.6.2 对相邻帧运动变换优化方法实验结果对比第96-97页
        5.6.3 测试数据集所有图像运动变换优化实验结果对比第97-98页
        5.6.4 前端算法综合时间对比第98页
    5.7 整个前端算法结果对比第98-103页
        5.7.1 前端综合优化结果与测试数据集groundtruth对比第99-100页
        5.7.2 前端结果相机位姿对比第100-101页
        5.7.3 前端地图拼接结果展示第101-103页
    5.8 地图构建、机器人定位与3维环境重建实验结果对比第103-108页
        5.8.1 后端综合优化结果与测试数据集groundtruth对比第103-105页
        5.8.2 后端结果相机位姿对比第105-106页
        5.8.3 后端地图拼接结果展示第106-108页
    5.9 实际环境测试第108-112页
        5.9.1 小型场景地图拼接结果展示第108-109页
        5.9.2 中型场景地图拼接结果展示第109-110页
        5.9.3 大型场景地图拼接结果展示第110-112页
    5.10 基于Dr Robot X80机器人的实际环境测试第112-115页
    5.11 实验结果分析第115-117页
    5.12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4页
致谢第124-125页
作者简介第125-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Ntrip协议的实时数据流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DICOM协议的医学图像处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