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1.1 生物矿化 | 第10页 |
1.2 贝壳组成和结构的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1.3 贝壳基质蛋白概述 | 第11-12页 |
1.3.1 贝壳基质蛋白的分类 | 第11-12页 |
1.3.2 贝壳基质蛋白的特点 | 第12页 |
1.4 贝壳基质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4.1 基质蛋白对CaCO_3结晶型态的控制 | 第13-14页 |
1.4.2 珍珠囊矿化基质蛋白的研究 | 第14页 |
1.5 软体动物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2 马氏珠母贝珍珠层基质蛋白新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 第17-5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7-20页 |
2.1.1 实验动物与材料 | 第17页 |
2.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 第17-18页 |
2.1.3 主要溶液和试剂的配制 | 第18页 |
2.1.4 主要仪器 | 第18-19页 |
2.1.5 引物信息 | 第19-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30页 |
2.2.1 总RNA的提取 | 第20-21页 |
2.2.2 c 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21页 |
2.2.3 基因片段的克隆 | 第21-24页 |
2.2.4 目的基因RACE片段扩增 | 第24-26页 |
2.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6页 |
2.2.6 组织差异表达分析 | 第26-27页 |
2.2.7 RNAi实验 | 第27-28页 |
2.2.8 原位杂交实验 | 第28-30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30-50页 |
2.3.1 马氏珠母贝珍珠层基质蛋白新基因的序列特征分析 | 第30-39页 |
2.3.2 马氏珠母贝珍珠层基质蛋白新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9页 |
2.3.3 马氏珠母贝珍珠囊高表达新基因的组织差异表达分析 | 第39-42页 |
2.3.4 RNA干扰实验结果分析 | 第42-49页 |
2.3.5 原位杂交实验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2.4 分析与讨论 | 第50-53页 |
3 马氏珠母贝Pm NSPIs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 第53-81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53-55页 |
3.1.1 实验动物与材料 | 第53页 |
3.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 第53页 |
3.1.3 主要溶液和试剂的配制 | 第53-54页 |
3.1.4 主要仪器 | 第54页 |
3.1.5 引物信息 | 第54-5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55-60页 |
3.2.1 总RNA的提取 | 第55页 |
3.2.2 c 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55-56页 |
3.2.3 基因片段的克隆 | 第56页 |
3.2.4 马氏珠母贝Pm NSPIs基因的RACE片段扩增 | 第56页 |
3.2.5 马氏珠母贝Pm NSPIs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6页 |
3.2.6 组织差异表达分析 | 第56页 |
3.2.7 RNAi实验 | 第56页 |
3.2.8 原位杂交实验(ISH) | 第56页 |
3.2.9 马氏珠母贝Pm NSPIs基因的原核表达研究 | 第56-60页 |
3.2.10 Western blotting实验 | 第60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60-78页 |
3.3.1 马氏珠母贝Pm NSPIs基因的基本特征 | 第60-63页 |
3.3.2 马氏珠母贝Pm NSPIs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3-66页 |
3.3.3 马氏珠母贝Pm NSPIs基因的组织差异表达分析 | 第66-68页 |
3.3.4 RNAi实验结果分析 | 第68-71页 |
3.3.5 原位杂交实验 | 第71-72页 |
3.3.6 原核表达实验 | 第72-78页 |
3.3.7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第78页 |
3.4 分析与讨论 | 第78-81页 |
4 结论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2页 |
附录 | 第92-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作者简介 | 第103-104页 |
导师简介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