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7页 |
(一) 研究的背景与问题 | 第8-9页 |
(二)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9页 |
(三) 关于时间断限 | 第9-10页 |
(四)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 原始文献 | 第10-12页 |
2. 研究性文献 | 第12-16页 |
(五)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一、罗斯福政府艺术扶植政策的实施背景 | 第17-21页 |
(一) 大萧条及其对美国艺术家的影响 | 第17-18页 |
(二) 罗斯福新政及其对艺术的考虑 | 第18-19页 |
(三) 大萧条前的美国艺术家及艺术发展情况略述 | 第19-21页 |
二、新政的发轫与财政部的艺术项目 | 第21-32页 |
(一) 新政之初的联邦救济项目:公共工程局和民政工程局 | 第21-22页 |
(二) 联邦艺术扶植政策的首次尝试:公共工程艺术计划 | 第22-27页 |
1. 美术委员会的阻挠与公共工程艺术计划的建立 | 第22-25页 |
2. 公共工程艺术计划模糊的用人标准 | 第25-26页 |
3. “美国景象“带来的困扰 | 第26-27页 |
(三) 联邦艺术扶植政策的扩大——美术处和财政部救济艺术计划 | 第27-32页 |
1. 美术处的艺术项目 | 第27-29页 |
2. 财政部救济艺术计划 | 第29-32页 |
三、二期新政和联邦艺术扶植政策的顶峰——联邦艺术计划 | 第32-43页 |
(一) 新政的发展与工程振兴局的成立 | 第32-33页 |
(二) “联邦一号”和联邦艺术计划 | 第33-34页 |
(三) 联邦艺术计划的主要活动举例 | 第34-38页 |
1. 社区艺术中心项目 | 第34-35页 |
2. 美国设计索引项目 | 第35-38页 |
(四) 新政陷入困境与联邦艺术计划的衰落 | 第38-41页 |
1. 新政的艰难推进与1939年《重组法案》 | 第38-39页 |
2. 新政遭受“非美指控”与联邦艺术计划的衰落 | 第39-41页 |
(五) 美国参战与联邦艺术计划的防御项目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6页 |
(一) 对罗斯福政府艺术扶植政策的反思 | 第43-45页 |
(二) 对联邦政府艺术扶植政策的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