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论公司法强制性规范的识别与效力判定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公司法的性质与公司法强制性规范的实证分析第12-18页
    第一节 公司法性质决定了公司法强制性规范的法律地位第12-14页
        一、为什么研究公司法性质第12页
        二、关于公司法性质的不休争论第12-14页
        三、公司法的性质决定了公司法强制性规范的谦抑性第14页
    第二节 公司法强制性规范的实证分析第14-18页
        一、公司法强制性规范的强制要素分析第15-16页
        二、公司法中强制性规范的存在范围分析第16-18页
第二章 公司法强制性规范的识别路径分析第18-26页
    第一节 传统语义识别方式的基础性作用第18-20页
        一、对提示词“可以”的文义解释第19页
        二、提示词“应当”类的文义解释第19页
        三、对“提示性语言”的文义解释第19-20页
        小结第20页
    第二节 公司法规范类型化识别的辅助性作用第20-22页
        一、国外公司法规范类型化理论综述第20-21页
        二、国内公司法规范类型化理论综述第21页
        三、公司法规范类型化分析的缺陷第21-22页
        四、公司法规范类型化分析的意义第22页
    第三节 价值分析识别方式的决定性作用第22-26页
        一、公司法强制性规范识别的本质方法第22-23页
        二、需要通过公司法强制性规范保护的利益类型第23-25页
        三、考察特定利益的重要性及需要保护的迫切性第25-26页
第三章 现行立法对公司合同效力判定缺乏实质的指导意义第26-28页
    第一节 通过法律位阶判断合同效力的表象性第26页
    第二节 通过区分效力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判断合同效力的无益性第26-28页
第四章 公司合同效力判定的实质性方法——价值衡量第28-35页
    第一节 价值衡量遵循比例原则第28-29页
    第二节 如何基于比例原则进行价值衡量第29-31页
        一 对强制目的——需保护的特定利益的考察第29页
        二 对合同行为本身的考察第29-30页
        三 合同行为和强制目的的关联性考察第30页
        四 对强制手段——合同效力否定评价的考察第30页
        五 对目的和手段之间的有效性考察第30-31页
    第三节 公司法强制性规范的识别与效力判定的案例考察第31-35页
        案例第31页
        争议焦点第31-32页
        案例分析第32-35页
结语第35-36页
注释第36-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后记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劳动密集型与“两高一资”工业企业税负比较
下一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治理模式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