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终端设备论文--显示设备、显示器论文

超薄3D显示的衍射导光器件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引言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指向性背光显示技术第11-14页
        1.2.2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4-15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第15-16页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特色第16页
    1.5 总结第16-17页
二、基本理论第17-25页
    2.1 严格耦合波理论第17-20页
    2.2 像素型光栅方向性导光板的导光原理第20-23页
    2.3 紫外连续变空频光刻原理第23-24页
    2.4 总结第24-25页
三、裸眼 3D显示中的指向性导光板结构设计第25-47页
    3.1 像素型光栅导光板模型的建立第26-29页
        3.1.1 光源第26-28页
        3.1.2 波导(lightguide)第28页
        3.1.3 光源准直耦合第28-29页
    3.2 像素单元大小的确定第29-30页
    3.3 像素型光栅周期和沟槽取向的计算第30-31页
    3.4 像素单元衍射效率分析第31-44页
        3.4.1RSOFT模拟软件第32-35页
        3.4.2 槽深对纳米光栅衍射效率影响分析第35-41页
        3.4.3 入射角度对纳米光栅衍射效率影响分析第41-43页
        3.4.4 占空比对纳米光栅衍射效率的影响分析第43-44页
    3.5 光栅像素的远场分布第44-45页
    3.6 总结第45-47页
四、像素型纳米光栅制作与实验研究第47-59页
    4.1 紫外连续变空频光刻制作纳米光栅像素第47-50页
        4.1.1 槽深的控制第47-49页
        4.1.2 变频变取向的纳米光栅像素的制作第49-50页
    4.2 多视角纳米光栅结构的导光性能研究第50-51页
    4.3 导光板出光效率与视角的关系研究第51-52页
    4.4 导光板出光效率与光传输距离的关系研究第52-53页
    4.5 纳米光栅的图像分离与 3D显示实验效果分析第53-58页
        4.5.1 纳米光栅实现图像的分离第53-54页
        4.5.2 定频 3D显示效果实验第54页
        4.5.3 变频 3D显示效果实验第54-57页
        4.5.4 实验分析第57-58页
    4.6 总结第58-59页
五、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5.1 论文总结第59-60页
    5.2 论文今后工作第60-61页
六、参考文献第61-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
下一篇:不同奖励形式下消费者在线评价动机与评价意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