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充电规划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 1.2 WRSN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第14-15页 |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8页 |
| 第2章 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18-26页 |
| 2.1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 | 第18-21页 |
| 2.1.1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历史及发展 | 第18-19页 |
| 2.1.2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分类 | 第19-21页 |
| 2.2 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构成 | 第21-22页 |
| 2.3 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 第22-23页 |
| 2.4 无线可充电传感器应用 | 第23-24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3章 WRSN建模及可行性分析 | 第26-36页 |
| 3.1 WRSN结构模型 | 第26-27页 |
| 3.2 能量模型 | 第27-28页 |
| 3.3 无线可充电传感器节点工作模式 | 第28-29页 |
| 3.4 WCE工作模式 | 第29-30页 |
| 3.5 WRSN可行性分析 | 第30-35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4章 基于周期的WRSN充电规划 | 第36-48页 |
| 4.1 网络模型 | 第36-37页 |
| 4.2 充电规划设计 | 第37-43页 |
| 4.2.1 充电路径规划 | 第37-42页 |
| 4.2.2 下一刻工作状态 | 第42-43页 |
| 4.2.3 充电规划描述 | 第43页 |
| 4.3 仿真分析 | 第43-47页 |
| 4.3.1 仿真环境与参数设置 | 第43-44页 |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5章 基于需求的WRSN充电规划 | 第48-62页 |
| 5.1 网络模型 | 第48页 |
| 5.2 通信方式设计 | 第48-52页 |
| 5.2.1 K-means算法简介 | 第49-50页 |
| 5.2.2 改进K-means算法 | 第50-52页 |
| 5.3 充电规划设计 | 第52-55页 |
| 5.3.1 充电节点选择 | 第52-53页 |
| 5.3.2 充电路径规划 | 第53-54页 |
| 5.3.3 下一刻工作状态 | 第54页 |
| 5.3.4 充电规划描述 | 第54-55页 |
| 5.4 仿真分析 | 第55-61页 |
| 5.4.1 仿真环境与参数设置 | 第55-56页 |
| 5.4.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6-61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 6.1 总结 | 第62-63页 |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附录 | 第68-70页 |
| 作者简介及科研经历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