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导论 | 第9-13页 |
1.1 考察视点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2 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权的基础理论 | 第13-21页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3-15页 |
2.1.1 公众参与 | 第13-14页 |
2.1.2 公众参与权 | 第14页 |
2.1.3 城市规划 | 第14-15页 |
2.2 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权的特点 | 第15页 |
2.2.1 私人公权 | 第15页 |
2.2.2 抽象性 | 第15页 |
2.3 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权的价值 | 第15-17页 |
2.3.1 平衡利益 | 第15-16页 |
2.3.2 监督权力 | 第16-17页 |
2.4 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权的构成要件 | 第17-21页 |
2.4.1 主体 | 第17-18页 |
2.4.2 客体 | 第18页 |
2.4.3 内容 | 第18-21页 |
3 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权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第21-32页 |
3.1 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权的现状 | 第21-28页 |
3.1.1 城市规划立项阶段的公众参与权缺乏立法规制 | 第21-22页 |
3.1.2 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权缺乏法律程序保障 | 第22-26页 |
3.1.3 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权的组织不具规范性 | 第26-28页 |
3.1.4 城市规化中的公众救济权未成体系 | 第28页 |
3.2 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2页 |
3.2.1 政府服务理念未能转变 | 第29页 |
3.2.2 法律制度保障 | 第29-30页 |
3.2.3 公众行使参与权缺乏直接诉讼渠道 | 第30-32页 |
4 完善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权的法律保障 | 第32-41页 |
4.1 明确城市规划中公众行使参与权的途径 | 第32-35页 |
4.1.1 公众知情权是城市规划的前提条件 | 第32-33页 |
4.1.2 公众表达权是城市规划的基础 | 第33-34页 |
4.1.3 公众异议权是城市规划的核心 | 第34-35页 |
4.1.4 公众监督权是城市规划的手段 | 第35页 |
4.2 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平衡城市规划主体利益中的作用 | 第35-37页 |
4.2.1 平衡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权力与权利 | 第35-36页 |
4.2.2 加强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 | 第36-37页 |
4.3 完善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权的救济途径 | 第37-41页 |
4.3.1 明确司法救济中主体的权利义务 | 第37-38页 |
4.3.2 保障裁量性程序的实质审查 | 第38-39页 |
4.3.3 其他救济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