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脏疾病论文--血液循环衰竭论文

大黄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5-16页
第一部分 绪论第16-24页
    1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第16-21页
        1.1 前向和后向衰竭学说第16-17页
        1.2 微循环障碍机制第17页
        1.3 中枢交感神经兴奋机制第17-18页
        1.4 心肌细胞凋亡第18-19页
        1.5 心肌重塑第19页
        1.6 趋化因子的激活第19-20页
        1.7 p38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激活第20页
        1.8 β3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第20-21页
        1.9 NF-κB信号通路激活第21页
    2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第21-23页
        2.1 对病名的认识第21-22页
        2.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第22页
        2.3 关于治疗的认识第22-23页
    3 大黄用于心力衰竭治疗的现状及研究意义第23-24页
        3.1 研究现状第23页
        3.2 大黄用于心力衰竭治疗的研究意义第23-24页
第二部分 大黄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保护机制临床研究第24-38页
    1 研究对象及来源第24页
    2 病例选择第24-26页
        2.1 诊断依据第24页
        2.2 心功能分级标准第24-25页
        2.3 补充分级标准第25页
        2.4 入选标准第25页
        2.5 排除标准第25-26页
    3 研究方法第26-28页
        3.1 分组第26页
        3.2 一般资料第26-27页
        3.3 治疗方法第27-28页
        3.4 观察指标第28页
    4 统计学分析第28-29页
    5 结果第29-34页
        5.1 治疗前后心脏彩超比较第29-30页
        5.2 治疗前后BNP及RAAS系统比较第30-33页
        5.3 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比较第33-34页
        5.4 治疗前后心功能疗效比较第34页
        5.5 安全性指标观察第34页
    6 讨论第34-37页
    7 结论第37-38页
第三部分 大黄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功能和BNP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第38-50页
    1 试验材料第38-39页
        1.1 实验动物第38页
        1.2 主要试剂第38-39页
        1.3 主要实验仪器第39页
    2 试验方法第39-43页
        2.1 试验动物分组第39页
        2.2 观察指标第39-40页
        2.3 血浆B型纳尿肽(BNP)水平测定第40-41页
        2.4 大鼠心肌BNP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第41页
        2.5 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和心肌组织中AngⅡ含量第41-42页
        2.6 数据统计第42-43页
    3 试验结果第43-46页
        3.1 大黄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超声指标的影响第43-44页
        3.2 大黄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浆和心肌组织中BNP水平的影响第44-45页
        3.3 大黄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浆和心肌组组织中AngⅡ含量的影响第45-46页
    4 讨论第46-49页
        4.1 大黄对大鼠心肌形态结构和心功能的影响第46-47页
        4.2 大黄对心力衰竭大鼠RAAS系统的影响第47-49页
    5 结论第49-50页
第四部分 大黄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第50-70页
    1 实验材料第51页
        1.1 实验动物第51页
        1.2 主要试剂第51页
        1.3 主要试验仪器第51页
    2 试验方法第51-60页
        2.1 分组与造模第51-52页
        2.2 大黄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第52-55页
        2.3 大黄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血浆炎性因子含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第55-59页
        2.4 统计学处理第59-60页
    3 试验结果第60-65页
        3.1 大黄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浆MDA和SOD水平的影响第60-61页
        3.2 大黄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SOD水平的影响第61-63页
        3.3 大黄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浆TNF-α、IL-6 和CRP水平的影响第63-64页
        3.4 大黄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NF-k B活性的影响第64-65页
    4 讨论第65-69页
        4.1 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制备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第65-66页
        4.2 大黄通过改善氧化应激水平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第66-67页
        4.3 大黄通过阻断或抑制炎性因子的生成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第67-68页
        4.4 大黄通过降低NF-kB表达活性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第68-69页
    5 结论第69-70页
第五部分 大黄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第70-88页
    1 材料第70-71页
        1.1 仪器第70-71页
        1.2 试剂第71页
        1.3 动物第71页
    2 方法第71-75页
        2.1 模型制备及分组第71-72页
        2.2 TUNEL染色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第72页
        2.3 酶联免疫法测定心肌组织TNF-α 及IL-6 含量第72页
        2.4 NF-κB蛋白活性测定第72-73页
        2.5 心肌组织中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测定第73-75页
        2.6 统计学处理第75页
    3 结果第75-85页
        3.1 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第75-76页
        3.2 心肌组织中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第76-77页
        3.3 NF-κB蛋白活性变化情况第77-78页
        3.4 心肌组织中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第78-85页
    4 讨论第85-87页
    5 结论第87-88页
全文总结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9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9-100页
致谢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CX小型生产企业现金管理研究
下一篇:智能电网中电动汽车充电站短期负荷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