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北京冬季PM2.5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对气象因素的响应

摘要第2-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区概况及背景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图第15-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3 技术路线图第17-18页
第二章 试验与方法第18-22页
    2.1 监测设备第18-20页
    2.2 试验设计第20-22页
        2.2.1 监测地点的选择和目的第20页
        2.2.2 试验过程第20页
        2.2.3 数据的处理第20-21页
        2.2.4 污染等级的划分第21-22页
第三章 北京冬季AQI、PM_(2.5)现状分析第22-29页
    3.1 北京冬季空气质量AQI、PM_(2.5)分析第22-23页
    3.2 北京冬季PM_(2.5)质量浓度的日变化规律第23-25页
    3.3 北京冬季各月AQI、PM_(2.5)的空间分布规律第25-26页
    3.4 北京冬季PM_(2.5)质量浓度与NO_2、SO_2、CO、O_3的相关性分析第26-27页
    3.5 小结第27-29页
第四章 不同天气下PM_(2.5)质量浓度特征与主要气象因素分析第29-37页
    4.1 不同天气条件下主要气象因子对PM_(2.5)浓度的影响第29-34页
        4.1.1 不同天气条件下湿度与PM_(2.5)浓度的关系第30-31页
        4.1.2 不同天气条件下风速与PM_(2.5)浓度的关系第31-33页
        4.1.3 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度与PM_(2.5)浓度的关系第33-34页
    4.2 不同天气条件下人体呼吸高度PM_(2.5)日变化特征第34-36页
    4.3 小结第36-37页
第五章 不同污染程度下PM_(2.5)变化特征对气象因素的响应第37-50页
    5.1 轻中度污染天PM_(2.5)质量浓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第37-43页
        5.1.1 轻中度污染天气象因素对PM_(2.5)浓度质量变化的影响第37-39页
        5.1.2 轻中度污染天风对PM_(2.5)质量浓度变化的影响第39-40页
        5.1.3 轻中度污染天气象因素对PM_(2.5)质量浓度变化影响的回归分析第40-42页
        5.1.4 轻中度污染天气象因素对PM_(2.5)质量浓度变化的通径分析第42-43页
    5.2 一次重污染过程PM_(2.5)累积特点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第43-48页
        5.2.1 一次重污染过程PM_(2.5)累积特点第43-45页
        5.2.2 一次重污染过程风对PM_(2.5)质量浓度变化的影响第45-47页
        5.2.3 一次重污染过程气象因素对PM_(2.5)质量浓度变化影响的回归分析第47-48页
        5.2.4 一次重污染过程气象因素对PM_(2.5) 质量浓度变化的通径分析第48页
    5.3 小结第48-50页
第六章 不同下垫面PM_(2.5) 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分析第50-55页
    6.1 重污染过程不同下垫面PM_(2.5) 质量浓度的变化第50-51页
    6.2 典型雾霾天不同下垫面PM_(2.5) 质量浓度日变化第51-52页
    6.3 风对PM_(2.5) 质量浓度的稀释和扩散作用第52-53页
    6.4 小结第53-5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8页
    主要结论第55-56页
        (1) 北京冬季AQI、PM_(2.5) 现状第55页
        (2)不同天气条件下PM_(2.5) 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主要气象要素的关系第55-56页
        (3)不同污染程度下PM_(2.5) 变化特征对气象因素的响应第56页
        (4)不同下垫面PM_(2.5) 质量浓度变化特征第56页
    不足与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第64-65页
致谢第65-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药物代谢酶含量测定的液相色谱—平行反应监测质谱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下一篇:纳米氧化钌及其与氮掺杂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