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Summary第6-7页
引言第8-10页
一、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基本理论梳理第10-19页
    (一)对鉴定人的界定第10-12页
        1.鉴定人的内涵第10-11页
        2.鉴定人、专家证人、专家辅助人的区别第11-12页
    (二)鉴定人出庭作证的依据第12-15页
        1.鉴定人出庭的理论基础第12-13页
        2.鉴定人出庭的立法基础第13-14页
        3.鉴定人出庭的现实需求第14-15页
    (三)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意义第15-19页
        1.鉴定人出庭作证的价值第15-17页
        2.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现实意义第17-19页
二、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域外考察第19-29页
    (一)对大陆法系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考察第19-22页
        1.鉴定人的特点第19-20页
        2.鉴定人在诉讼中的地位第20页
        3.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效力第20-22页
        4.鉴定人出庭决定权与质证程序第22页
    (二)对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考察第22-25页
        1.专家证人的特点第23-24页
        2.专家证人在诉讼中的地位第24页
        3.专家证人出庭作证的效力第24-25页
        4.专家证人出庭决定权与质证程序第25页
    (三)两大法系对我国鉴定人出庭制度的启示第25-29页
        1.理论启示第26-27页
        2.立法启示第27-29页
三、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第29-41页
    (一)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现状第29-33页
        1.鉴定人出庭决定权过于集中第29页
        2.鉴定人出庭束缚多第29-30页
        3.鉴定人质证规则不具体第30-31页
        4.鉴定人出庭质证程序模糊第31页
        5.鉴定人出庭效果差第31-33页
        6.鉴定人出庭质证过程流于形式化第33页
    (二)鉴定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分析第33-38页
        1.对鉴定人出庭缺乏强制机制第33-34页
        2.对鉴定人出庭缺乏保障机制第34-36页
        3.鉴定人出庭作证实质效果差第36-37页
        4.鉴定人对出庭作证的心理态度第37-38页
    (三)鉴定人不出庭作证的影响第38-41页
        1.对判决正确性的影响第38-39页
        2.对社会导向性的影响第39页
        3.对鉴定人自身的影响第39-41页
四、完善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路径第41-50页
    (一)完善鉴定人出庭相关规定第41-44页
        1.明确鉴定人的角色定位第41-42页
        2.降低鉴定人出庭作证门槛第42-43页
        3.明确鉴定人不出庭的情形第43页
        4.明确鉴定人不到庭的法律后果第43-44页
    (二)完善对鉴定人的质询规则第44-46页
        1.完善鉴定人的询问规则第44-45页
        2.完善鉴定意见冲突的采信规则第45页
        3.完善专家辅助人制度第45-46页
    (三)完善鉴定人出庭保障机制第46-50页
        1.鉴定人阐述意见的保障第46-47页
        2.鉴定人出庭的安全保障第47-48页
        3.鉴定人出庭的经济保障第48-50页
结论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T企业研发团队的激励体系完善研究
下一篇:磷酸锆纳米材料用于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