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载体的研究 | 第15-20页 |
1.2.1 载体的种类 | 第15-16页 |
1.2.2 几种常用载体 | 第16-19页 |
1.2.3 载体的改性 | 第19-20页 |
1.3 催化剂活性组分 | 第20-24页 |
1.3.1 非贵金属催化剂 | 第20-21页 |
1.3.2 贵金属催化剂 | 第21-23页 |
1.3.3 稀土掺杂型催化剂 | 第23-24页 |
1.4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6页 |
第二章 实验 | 第36-42页 |
2.1 试剂和仪器 | 第36-37页 |
2.1.1 试剂 | 第36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36-37页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7-40页 |
2.2.1 碳化硅载体预处理和表面稀土金属掺杂改性 | 第37-38页 |
2.2.2 Pt_1/Ce_x/SiC、Pt_1/Zr_y/SiC、Pd_1/Ce_x/SiC、Pd_1/Zr_y/SiC催化剂的制备 | 第38页 |
2.2.3 Pt_1/Ce_xZr_y/SiC和Pd_1/Ce_xZr_y/SiC的制备 | 第38-39页 |
2.2.4 Pt_xPd_y/Ce_3Zr_5/SiC催化剂的制备 | 第39-40页 |
2.3 催化剂催化活性在线评价 | 第40-41页 |
2.4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SiC表面掺杂Ce、Zr改性及其对Pt、Pd在CO氧化中的催化性能影响. | 第42-62页 |
3.1 碳化硅表面氧化及表面铈、锆掺杂改性研究 | 第42-48页 |
3.1.1 碳化硅表面氧化 | 第42-44页 |
3.1.2 复合载体Ce/SiC、Zr/SiC和CeZr/SiC的制备与表征 | 第44-48页 |
3.2 复合载体Ce/SiC、Zr/SiC和CeZr/SiC在CO氧化中的催化活性 | 第48-49页 |
3.3 Pt/Ce/SiC和Pd/Ce/SiC在CO氧化中的催化活性 | 第49-51页 |
3.4 Pt/Zr/SiC和Pd/Zr/SiC在CO氧化中的催化活性 | 第51-53页 |
3.5 Ce、Zr双稀土金属掺杂SiC载体对铂、钯负载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53-56页 |
3.5.1 XRD分析 | 第54-55页 |
3.5.2 CeZr双稀土金属掺杂SiC负载Pt基、Pd基催化剂在CO催化氧化中的活性研究 | 第55页 |
3.5.3 CeZr相对含量对负载催化剂的性能影响 | 第55-5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第四章 CeZr/SiC负载PtPd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62-76页 |
4.1 不同沉积方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62-65页 |
4.1.1 XRD分析 | 第62-63页 |
4.1.2 催化剂的TEM图 | 第63页 |
4.1.3 XPS分析 | 第63-64页 |
4.1.4 CO在催化剂表面催化氧化的活性和稳定性比较 | 第64-65页 |
4.2 Pt、Pd的沉积顺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65-67页 |
4.2.1 XRD分析 | 第65-66页 |
4.2.2 CO催化氧化 | 第66-67页 |
4.3 Pt、Pd相对含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67-68页 |
4.4 空速对Pt_(0.5)/Pd_(0.5)/Ce_3Zr_5/SiC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8-69页 |
4.5 催化剂耐高温性能测试 | 第69-72页 |
4.5.1 XRD分析 | 第69-70页 |
4.5.2 CO催化氧化活性评价 | 第70-72页 |
4.6 储存时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7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6-78页 |
5.1 结论 | 第76-77页 |
5.2 展望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80-81页 |
承诺书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