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传播途径的研究及诱抗剂的筛选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缩略表第12-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种子传播第14-15页
        1.2.1 花粉传播第14页
        1.2.2 种传机制第14-15页
        1.2.3 种子带毒率和传毒率第15页
        1.2.4 种子处理和预防措施第15页
    1.3 土壤传播第15-16页
        1.3.1 土壤传毒的可能性第15-16页
        1.3.2 土壤中病毒的存活和土壤传毒率第16页
        1.3.3 预防土壤传毒的措施第16页
    1.4 水传播第16-17页
        1.4.1 水传播病毒的可能性第16页
        1.4.2 水传播病毒的机制第16-17页
    1.5 机械传播第17页
        1.5.1 机械传播的可能性和传播限度第17页
        1.5.2 嫁接传播第17页
    1.6 介体传播第17-18页
    1.7 植物的诱导抗性第18-20页
第二章 瓠瓜种子繁育携带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研究第20-29页
    2.1 前言第20页
    2.2 试验材料第20-21页
        2.2.1 供试样品第20页
        2.2.2 试验试剂第20页
        2.2.3 试验仪器和设备第20-21页
    2.3 试验方法第21-24页
        2.3.1 田间调查方法第21页
        2.3.2 DAS-ELISA方法第21-22页
        2.3.3 种子带毒率检测第22页
        2.3.4 苗期症状观察第22-23页
        2.3.5 植物总RNA的提取第23页
        2.3.6 RT-PCR扩增第23-24页
        2.3.7 灵敏度检测第24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24-27页
        2.4.1 病害调查结果第24-25页
        2.4.2 种子带毒率第25页
        2.4.3 种子传毒率第25-26页
        2.4.4 RT-PCR结果第26-27页
        2.4.5 DAS-ELISA检测灵敏度第27页
    2.5 讨论第27-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土壤传播第29-33页
    3.1 前言第29页
    3.2 试验材料第29-30页
        3.2.1 供试样品第29页
        3.2.2 试验试剂第29页
        3.2.3 试验仪器和设备第29-30页
    3.3 试验方法第30页
        3.3.1 CGMMV病残体的制备和越冬处理第30页
        3.3.2 CGMMV的越冬存活测定第30页
        3.3.3 CGMMV的越冬致病性测定第30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30-32页
        3.4.1 CGMMV的越冬存活测定第30-31页
        3.4.2 CGMMV的致病性测定第31-32页
    3.5 讨论第32页
    3.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灌溉水传播第33-37页
    4.1 前言第33页
    4.2 试验材料第33-34页
        4.2.1 供试样品第33页
        4.2.2 试验试剂第33页
        4.2.3 试验仪器和设备第33-34页
    4.3 试验方法第34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34-35页
    4.5 讨论第35-36页
    4.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五章 整枝打杈传播第37-40页
    5.1 前言第37页
    5.2 试验材料第37页
        5.2.1 供试样品第37页
        5.2.2 试验试剂第37页
        5.2.3 试验仪器和设备第37页
    5.3 试验方法第37-39页
    5.4 结果与分析第39页
    5.5 讨论第39页
    5.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六章 四种化学诱抗剂防治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试验初报第40-48页
    6.1 前言第40页
    6.2 试验材料第40页
        6.2.1 供试样品第40页
        6.2.2 试验试剂第40页
    6.3 试验方法第40-42页
        6.3.1 播种方法第40页
        6.3.2 摩擦接种方法第40-41页
        6.3.3 4种诱抗剂最佳诱导浓度的测试第41页
        6.3.4 4种诱抗剂最佳诱导时间的测试第41页
        6.3.5 病情调查与统计第41-42页
        6.3.6 数据处理第42页
    6.4 结果与分析第42-46页
        6.4.1 4种诱抗剂最佳诱导浓度的测试第42-44页
        6.4.2 4种诱抗剂最佳诱导时间的测试第44-46页
    6.5 讨论第46-47页
        6.5.1 诱抗效果受诱抗剂种类和浓度的影响第46页
        6.5.2 诱抗效果受诱导时间的影响第46页
        6.5.3 诱抗剂的作用机理第46-47页
    6.6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致谢第55-56页
作者简历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安市沙坡村安置住区人居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研究
下一篇:基于完全贸易模型的国际经济关联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