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免费公交交通模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免费公交的理论基础 | 第16-30页 |
2.1 公共交通理论 | 第16-20页 |
2.1.1 城市公交交通的地位 | 第16-17页 |
2.1.2 城市公共交通的特征 | 第17-18页 |
2.1.3 公交的优势 | 第18-20页 |
2.2 免费公交概述 | 第20-22页 |
2.2.1 免费公交设置意义 | 第20-21页 |
2.2.2 免费公交的设置原则 | 第21-22页 |
2.3 免费公交分类 | 第22-24页 |
2.3.1 根据免费范围分类 | 第22页 |
2.3.2 根据免费对象分类 | 第22-23页 |
2.3.3 根据免费时段分类 | 第23页 |
2.3.4 根据免费线路分类 | 第23-24页 |
2.3.5 其他分类 | 第24页 |
2.4 免费公交补贴方式 | 第24-26页 |
2.5 影响免费公交的因素 | 第26-29页 |
2.5.1 社会政治经济因素 | 第26页 |
2.5.2 人的因素 | 第26-27页 |
2.5.3 车的因素 | 第27-28页 |
2.5.4 路的因素 | 第28页 |
2.5.5 其他因素 | 第28-29页 |
2.6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免费公交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30-52页 |
3.1 系统动力学理论 | 第30-33页 |
3.1.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第30页 |
3.1.2 系统动力学建模过程 | 第30-31页 |
3.1.3 系统结构图 | 第31页 |
3.1.4 因果回路图 | 第31-32页 |
3.1.5 存量流量图 | 第32-33页 |
3.2 免费公交子系统因果回路图 | 第33-40页 |
3.2.1 社会政治经济子系统 | 第34-35页 |
3.2.2 人子系统 | 第35-37页 |
3.2.3 车子系统 | 第37-38页 |
3.2.4 路子系统 | 第38-39页 |
3.2.5 其他子系统 | 第39-40页 |
3.3 免费公交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40-51页 |
3.3.1 免费公交系统因果回路图 | 第40-44页 |
3.3.2 免费公交系统存量流量图 | 第44-46页 |
3.3.3 模型公式确定 | 第46-50页 |
3.3.4 模型应用说明 | 第50-51页 |
3.4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台中市免费公交实例分析 | 第52-71页 |
4.1 台中市免费公交概况 | 第52-60页 |
4.2 台中市免费公交系统动力学仿真 | 第60-70页 |
4.2.1 台中市免费公交模型流图 | 第60页 |
4.2.2 台中市免费公交模型变量确定 | 第60-64页 |
4.2.3 模型检验 | 第64-65页 |
4.2.4 模型变量结果输出 | 第65-70页 |
4.3 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附录 | 第76-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