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城市轨道交通对周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 第11-12页 |
1.2.2 城市轨道交通对房地产影响的时效性 | 第12-13页 |
1.2.3 城市轨道交通对房地产影响的辐射范围 | 第13-14页 |
1.2.4 研究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2.1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 第19-21页 |
2.1.1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 | 第19-20页 |
2.1.2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基础 | 第20-21页 |
2.2 地统计学理论 | 第21-23页 |
2.2.1 地统计学的起源与发展 | 第21-22页 |
2.2.2 地统计学的研究基础 | 第22-23页 |
2.3 双重差分法理论 | 第23-24页 |
2.3.1 双重差分法的起源与发展 | 第23页 |
2.3.2 双重差分模法的研究基础 | 第23-24页 |
2.4 城市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理论 | 第24-26页 |
2.4.1 城市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2.4.2 城市轨道交通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机理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对住宅价格的时空效应模型 | 第27-41页 |
3.1 基础模型的引入 | 第27-29页 |
3.1.1 空间权重矩阵 | 第27-28页 |
3.1.2 空间自相关性 | 第28-29页 |
3.2 地统计学模型 | 第29-30页 |
3.2.1 地理信息系统 | 第29页 |
3.2.2 GIS在住宅价格空间分布上的应用 | 第29-30页 |
3.3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 第30-32页 |
3.3.1 特征价格模型 | 第30-31页 |
3.3.2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 第31-32页 |
3.4 双重差分模型 | 第32-33页 |
3.5 城市轨道交通对住宅价格的时空效应模型 | 第33-39页 |
3.5.1 模型的初步建立 | 第33-34页 |
3.5.2 时空权重矩阵的建立 | 第34-36页 |
3.5.3 变量的筛选 | 第36-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以西安地铁1号线为例 | 第41-71页 |
4.1 研究区域 | 第41-43页 |
4.1.1 西安市房地产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 第41-42页 |
4.1.2 西安市地铁的发展概况 | 第42-43页 |
4.2 变量的筛选 | 第43-44页 |
4.3 数据来源与样本处理 | 第44-49页 |
4.3.1 数据来源 | 第44-45页 |
4.3.2 数据分布 | 第45-47页 |
4.3.3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 | 第47-49页 |
4.4 模型估计及其分析 | 第49-69页 |
4.4.1 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第49-50页 |
4.4.2 基于GIS的分析 | 第50-57页 |
4.4.3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分析 | 第57-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5页 |
主要结论 | 第71-73页 |
研究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