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侧柏叶枯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田间防治试验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1 侧柏叶枯病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2 古树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3 黄帝陵侧柏叶枯病发生现状 | 第13-14页 |
1.4 本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5-22页 |
2.1 侧柏病原真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 | 第15-16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5页 |
2.1.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2 侧柏病原菌形态鉴定 | 第16页 |
2.3 侧柏病原菌分子鉴定 | 第16-18页 |
2.3.1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2.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2.4 黄帝陵侧柏叶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 第18-20页 |
2.4.1 供试药剂 | 第19页 |
2.4.2 试验方法 | 第19-20页 |
2.5 黄帝陵侧柏健康等级状况调查 | 第20-22页 |
2.5.1 侧柏健康等级状况调查方法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2-28页 |
3.1 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形态学观察 | 第22-24页 |
3.2 盆栽侵染试验 | 第24页 |
3.3 侧柏叶枯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第24-25页 |
3.4 黄帝陵田间药剂试验 | 第25-26页 |
3.4.1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 第25-26页 |
3.4.2 田间防治效果 | 第26页 |
3.5 古侧柏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 第26-28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28-31页 |
4.1 讨论 | 第28-29页 |
4.1.1 病原菌 | 第28页 |
4.1.2 黄帝陵田间药剂试验 | 第28-29页 |
4.1.3 侧柏健康等级状况 | 第29页 |
4.2 结论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5页 |
附录 | 第3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