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1 绪论 | 第11-23页 |
| 1.1 膜分离技术 | 第11-12页 |
| 1.2 纳滤膜 | 第12-15页 |
| 1.2.1 纳滤膜技术 | 第12页 |
| 1.2.2 纳滤膜的分离机理及特点 | 第12-13页 |
| 1.2.3 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 第13-15页 |
| 1.3 纳滤膜应用 | 第15-18页 |
| 1.3.1 纳滤膜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 1.3.2 纳滤膜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 1.3.3 纳滤膜在医药废水中的应用 | 第17页 |
| 1.3.4 纳滤膜在食品工业废水中的应用 | 第17页 |
| 1.3.5 纳滤膜在垃圾渗滤液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 1.4 纳滤膜污染的研究及控制 | 第18-20页 |
| 1.4.1 纳滤膜污染的研究 | 第18-19页 |
| 1.4.2 纳滤膜污染的控制 | 第19-20页 |
|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0-21页 |
| 1.6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33页 |
| 2.1 实验材料与装置 | 第23-24页 |
| 2.1.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 2.1.2 实验装置 | 第23-24页 |
| 2.2 膜制备方法 | 第24-25页 |
| 2.2.1 聚砜超滤膜的制备 | 第24-25页 |
| 2.2.2 复合纳滤膜的制备 | 第25页 |
| 2.3 膜性能的评价及表征方法 | 第25-27页 |
| 2.3.1 膜通量及截留率的测定 | 第25-26页 |
| 2.3.2 复合纳滤膜截留分子量的测定 | 第26页 |
| 2.3.3 复合纳滤膜表面接触角的测定 | 第26-27页 |
| 2.3.4 复合纳滤膜表面形貌的测定 | 第27页 |
| 2.3.5 复合纳滤膜表面结构的测定 | 第27页 |
| 2.3.6 复合纳滤膜表面聚合物的测定 | 第27页 |
| 2.3.7 复合纳滤膜表面元素的测定 | 第27页 |
| 2.4 膜污染的宏观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 2.5 膜污染的微观分析方法 | 第28-31页 |
| 2.5.1 污染膜表面污染层结构的测定 | 第28页 |
| 2.5.2 有机物在SiO_2芯片表面吸附过程的测定 | 第28-29页 |
| 2.5.3 SiO_2胶体探针制备及粘附力的测定 | 第29-31页 |
| 2.6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31-33页 |
| 3 聚酰胺复合纳滤膜的性能 | 第33-39页 |
| 3.1 复合纳滤膜对四种盐溶液的分离性能 | 第33-34页 |
| 3.2 复合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 | 第34页 |
| 3.3 复合纳滤膜的表面形貌 | 第34-36页 |
| 3.4 复合纳滤膜的表面结构 | 第36页 |
| 3.5 复合纳滤膜的表面元素 | 第36-37页 |
| 3.6 复合纳滤膜的表面聚合物 | 第37页 |
| 3.7 小结 | 第37-39页 |
| 4 膜污染的宏观实验 | 第39-43页 |
| 4.1 三种有机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 4.2 不同膜面条件对膜硅酸盐结垢过程的影响 | 第40-41页 |
| 4.3 污染膜清洗实验 | 第41页 |
| 4.4 小结 | 第41-43页 |
| 5 膜污染的微观分析 | 第43-49页 |
| 5.1 污染膜表面污染层结构 | 第43-44页 |
| 5.2 有机物在SiO2芯片表面的吸附过程 | 第44-46页 |
| 5.3 粘附力的测定 | 第46-47页 |
| 5.4 小结 | 第47-49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 6.1 结论 | 第49-50页 |
| 6.2 展望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