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四、研究特色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徐静蕾电影概述 | 第15-20页 |
第一节 徐静蕾导演历程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徐静蕾创作理念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女性意识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徐静蕾电影中女性意识的具体体现 | 第20-24页 |
第一节 亲情篇——《我和爸爸》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爱情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 第21页 |
第三节 职业与家庭篇——《杜拉拉升职记》《亲密敌人》 | 第21-22页 |
第四节 理想与现实篇——《梦想照进现实》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徐静蕾电影中女性意识的表达技巧 | 第24-29页 |
第一节 细腻温婉的叙事母题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平淡质朴的叙述风格 | 第25-26页 |
第三节 独具女性意识的意象 | 第26-27页 |
第四节 精细巧妙的镜头设计 | 第27-28页 |
第五节 舒缓有致的叙述节奏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徐静蕾电影中女性意识的表达困境 | 第29-35页 |
第一节 具有都市童话色彩 | 第29页 |
第二节 女性意识表达错位 | 第29-31页 |
第三节“贫困电影”观感不足 | 第31-32页 |
第四节 自导自演制约发展 | 第32-33页 |
第五节 商业气息充斥影片 | 第33-35页 |
第五章 新生代女导演女性意识的价值展望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