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10-11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 1.1 布鲁氏菌的分类和分布 | 第11-15页 |
| 1.2 细菌的sRNA | 第15页 |
| 1.3 细菌sRNA靶位点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 第15-16页 |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8-31页 |
| 2.1 实验材料 | 第18-21页 |
| 2.1.1 实验菌株、质粒和培养基 | 第18页 |
| 2.1.2 实验仪器及耗材 | 第18-19页 |
| 2.1.3 引物列表 | 第19-20页 |
| 2.1.4 工具酶和试剂盒、抗体等 | 第20页 |
| 2.1.5 试剂、抗生素及培养基 | 第20-21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21-31页 |
| 2.2.1 布鲁氏菌总RNA提取 | 第21-22页 |
| 2.2.2 5’RACE寻找TSS位点 | 第22-24页 |
| 2.2.3 PCR产物或者酶切产物的切胶回收 | 第24页 |
| 2.2.4 PCR产物或者酶切产物的无水乙醇法沉降回收 | 第24-25页 |
| 2.2.5 大肠杆菌TOP10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5页 |
| 2.2.6 低拷贝载体质粒大量提取(invitrogen试剂盒) | 第25-26页 |
| 2.2.7 Targets目的片段和pXG-10SF载体的连接 | 第26页 |
| 2.2.8 sRNA目的片段和载体一步定向无缝克隆(novoprotein试剂盒) | 第26-27页 |
| 2.2.9 酶连产物或者一步定向重组产物的转化 | 第27页 |
| 2.2.10 质粒小量提取(OMEGA试剂盒) | 第27-28页 |
| 2.2.11 超声波破碎大肠杆菌 | 第28页 |
| 2.2.12 Western blot检测GFP蛋白含量 | 第28-29页 |
| 2.2.13 qRT-PCR检测靶基因转录水平 | 第29-31页 |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1-43页 |
| 3.1 sRNA结构预测 | 第31-32页 |
| 3.2 sRNA的保守性分析 | 第32页 |
| 3.3 sRNA的靶位点预测 | 第32-34页 |
| 3.4 布鲁氏菌总RNA提取 | 第34页 |
| 3.5 5’RACE寻找靶基因的 5’转录起始位点 | 第34-35页 |
| 3.6 sRNA的3个targets的扩增 | 第35-36页 |
| 3.7 绿色荧光基因的targets载体pXG-10SF的酶切验证 | 第36-37页 |
| 3.8 Target::pXG-10SF融合后质粒的构建和荧光检测 | 第37-38页 |
| 3.9 布鲁氏菌sRNA AbcR1 和AbcR2 的无缝克隆 | 第38-39页 |
| 3.10 共转化Target::pXG-10SF和AbcR1::pZK001 | 第39-40页 |
| 3.11 Western blot检测共转化的GFP蛋白水平 | 第40-41页 |
| 3.12 qRT-PCR检测共转化质粒mRNA水平的变化量 | 第41-43页 |
| 第4章 讨论 | 第43-45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 附录 | 第51-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